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诊断 > 自闭症治疗

孤独症病因模式与治疗选择(下)

作者: 更新时间:2004-08-2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目前,基于神经机能失调模式的综合治疗方案主要是由Schopler和Reichler(1971)发展起来的,该治疗强调对远体表感受器的利用,并借此来促进和发展综合运用感官信息的能力。采用这种思想的治疗包括四方面内容:?
第一,治疗者参与孩子的所有活动,从而提高患者的对他人的反应水平。在活动中,治疗者首先向患儿提供近体表感受器的刺激,如让其反复跳上跳下,左右摇摆或搔其胳搏;当孩子对治疗者能够做出反应之后,则进一步提高要求,让他做出更适当的一些行为。?
第二,治疗者鼓励孩子反复细致地琢磨各种玩具或教具,从而提高治疗动机。而他对这类物品产生了兴趣之后,就鼓励他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使用这些玩具和教具,并且去琢磨其它的东西。?
第三,治疗者教给孩子在与人交往中接受他人和表达自我的各种技巧,从而刺激孩子的认知发展,要教会他利用非言语符号、色彩、形状以及其他辨别特征。可以利用孩子的一些现有的感官活动特点进行训练,如当孩子双臂上下挥动时,教他认识“上”、“下”的概念。? 第四,治疗者为孩子提供一些提高其身体知觉和运动协调性的训练,从而提高感官运动机能。在这类训练中特别强调要充分运用近体表和远体表的各种感觉通道。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手眼协调,纵跳和横跳以及各种平衡技巧等等。?
这种治疗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一套把治疗和教育训练综合于一体的综合训练模式(简称TEACCH模式)。近年来,这种所谓感觉整体训练也开始被介绍到了国内,并受到不少国人的重视。在北京、上海、南京等不少城市都有大量的运用。但主要用于对这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患 儿的康复治疗方面。虽然,不少人认为这种感觉整合训练是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TEACCH模式整体效果的研究报告还没有看到,也就是说,它的有效性还有待论证。而且,实际上,支撑这种训练模式的理论本身还存在矛盾和有待验证的地方。
三、 生化模式及其对治疗选择的影响
对于孤独障碍的很多生化研究都集中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上面。譬如,5—羟色胺,对于身体唤醒系统的作用。正常婴儿血液中5—羟色胺含量水平会在进入儿童期以后逐渐下降,到成年期则保持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但是,根据Freeman和Ritvo(1984)的研究,大约有30%~40%的孤独症患儿血液中的5—羟色胺的含量一直保持高水平。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暗示了孤独症患儿的不成熟。Campbell等人(1976)采用相关研究也证明了高5—羟色胺与低智商之间的关系。?
基于这种神经递质假说,一些治疗者开始采用可以降低血液中5—羟色胺水平的药物(如氟苯丙胺fenfluramine)来进行治疗。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这类药物对孤独症患儿所起的作用包括:目光接触增加、社会知觉和对学校任务的注意维持有所增加、IQ测验分数提高、多动或重复行为减少以及睡眠状态改善等。但是,这类药物在患儿的交往行为方面没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这类药物还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易怒、嗜睡、有不自主的挥手动作和食欲减退等。并且,如果药物治疗使用不当(如长时间大剂量用药、中间没有间歇等),还可能会带来一些其他的副作用,如停药时出现反弹,使行为症状变得更加强烈。总之,目前还没有一种很科学的方法能够证明药物治疗的确切效果。?
不过,在孤独障碍的病因还没有最终被查出来的今天,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成功的,因为它减轻了患儿的许多关键症状。但是,谨慎的用药依然是很重要的,有报导显示,某些抗精神病的药物,如安非他明,可能会使患儿的症状更加退化(Mesibov & Dawson,1986)。??参考文献?
1  李雪荣主编:《现代儿童精神医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222页。?
2  杨晓玲译:《孤独障碍与全面发育障碍》,《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1年,第30-32页。?
3  Bettelheim,B.(1967),The Empty Fortress.New York:Free Press.?
4  Freeman,B,J.,& Ritvo,E.R.(1984),The syndrome of autism:Establishing the diagnosis and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Pediatric Annals,13,284-305.?
5  Schreibman,L.(1988),Autism.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
6  Mesibov,G.B.,& Dawson,G.(1986),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In J.M.Reisman(Ed.), Behavior isorders in infants,children,and adolescents.New York:Random House.117-152.?
7  Ornitz,E.M.& Ritro,E.R.(1968),Perceptual inconstancy in early infantile autism.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33,609-621.?
8  Kratochwill,T.R.& Morris,R.J.(1991),The practice of child therapy,Pergamon Press.263-263.
9    Schopler,E.& Reichler,R.J.(1971),Developmental therapy by parents with their own autistic child.In M.Rutter(Ed.),Infantile autism:Concepts,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London:Churchill Livingstone.206-227.
(完)

(道道阁儿童之家整理采编)

加入收藏
Tag: 模式 病因 治疗
上一篇:早期训练指导纲要---粗大动作
下一篇:孤独症病因模式与治疗选择(上)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4~6个月婴儿训练方案
  • 行为心理学对幼儿孤独症的治疗
  • 孤独症性格‘很普遍’
  • 应该怎样帮助自闭症儿童?
  • 过度溺爱 小心儿童自闭症
  • 自闭症患者的大脑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呢
  • 为什么会发生「自闭症」
  • 智能障碍儿童居家生活技能训练(二)
  • 中医药给孤独症患儿点亮希望明灯
  • 浅谈RDI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