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诊断 > 自闭症治疗

孤独症病因模式与治疗选择(上)

作者: 更新时间:2004-08-2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傅 宏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210097)
    摘 要:文章对目前三种主要的孤独症病因模式以及对其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作了比较和讨论,它们包括: 精神分析学模式、神经功能失调模式、生化模式。?
    关键词:孤独症 病因模式 治疗??

Etiology and Treatment Paradigms of Autism
Fu Ho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210097)

Abstract:Three major etiological theories on autism that have led to a treatment protocol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ese theories include psychoanalytic model,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model, and biochemical model.?
Key words:autism etiological model treatment
  到目前为止,在对于孤独症的成因认识上依然存在分岐。对这些病因模型做必要的讨论和澄清,将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一、 精神分析学模式及其对治疗选择的影响
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的传统模式,但也是近年来争议颇多的一种模式。按照精神分析学观点,孤独障碍是由于母子互动不足以及孩子对于这种缺乏建设性的亲子关系的极端消极反应所致。对于这种父母引发假说的最著名倡导者是Bettelheim(1967)。他提出,孤独症患儿的父母在儿童关键发展阶段上,对孩子的某些正常行为采取了一种不积极、不合理的对待(如看护或大小便训练不当),从而导致婴儿情感退缩。婴儿的这种退缩行为反过来又促使母亲对他采取进一步的拒绝态度,母婴关系也因此而不再发展。Bettelheim认为,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拒绝与威胁的环境中,孩子对父母会出现不断的退缩,直到拒绝整个世界。孤独症也就因此而产生了。由此可见,精神分析学派把孤独症看成了是孩子对于充满敌意和拒绝世界的一种适应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些典型的孤独症行为,如重复言语模仿、强烈要求保持环境的现状等,实际上是对父母有敌意的表现,也是儿童试图控制环境的努力。?
针对这样的原因,心理动力学模式的治疗主要强调为孤独症患儿提供一个具有支持性和接纳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患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开始与外部世界发生接触。当然,这种环境显然是与其父母在过去的年代中所给予的那种充满敌意的环境正好相反的,是每个健康儿童所需要的环境。?
因此,典型的治疗是放在普通的家居环境中进行的。由一个母亲的替代者或治疗者来鼓励孩子去参加各项活动。在治疗过程中,尽量不使孩子产生惧怕感和挫折体验,并且,还要不停地对孩子的所有行为(包括各种破坏行为或攻击行为)给予充满爱意的和接纳性的反应(如给予拥抱、抚摸等)。Bettelheim从他的临床经验中发现,孤独症患儿会因为这种支持性的环境而逐步发展起信任和能够积极面对自我的能力。只要做到了这一步,孩子就会开始接纳世界,倾向于把自身以外的东西看作是支持性的和没有威胁的,那种孤独症的典型防御行为也会因此而逐步放弃。?
虽然,在Bettelheim看来,这种心理动力学的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功率,但是,作为支撑这一方法的理论假说还是遭到了很多的批评。最主要的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孤独症患儿的父母有异常人格特征,相反,一些研究却显示孤独症患儿的父母与正常父母之间没有什么不同(Freeman & Ritvo,1984)。事实上,与心理动力学观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如今的许多治疗者不是撇开父母,而是把父母与家庭成员的参与视为治疗成功的关键(Schreibman,1988)。?
另一方面,Bettelheim的治疗方法也受到了挑战。一些批评者(如Rutter,1978;Schopler & Reichler,1971)认为,理论假设和相应的治疗方法是应该包括客观的数据而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主观个案研究,不少人认为,这种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不大。事实上,这也是心理动力学一直受批评最多的地方。尽管如此,如今心理动力学治疗仍然是一项主要的治疗手段。
二、 神经功能失调模式及其对治疗选择的影响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显示,某些神经症因素在孤独障碍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典型的神经病理学症状都是通过某种体征反应出来的,如张力减退、协调性不好、踮着脚尖走路,这些都可以作为推论个体神经受损、不成熟或大脑整合功能发育不良的依据(Mesibov & Dawson,1986)。不过,目前的大多数研究也仅限于推论,这些体征与神经机能损伤之间的明确关系还没有被发现。?
由于这种假设把神经机能的病变当作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考虑,因此在研究上也就把重点放在寻求一些与神经病理有关的外部体征上。譬如,孤独症儿童会表现出对于各种感官刺激(如巨响、拥抱等)的反应不当,时而过度,时而又不足。针对这一现象,Ornitz和Ritro(1968)提出了一种所谓知觉不连贯假说(the Perceptual inconstancy hypothesis)。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孤独症患儿神经受损,不能协调和平衡感觉输入与运动输出而引起的。由于不能协调感觉输入,他们无法获得一个关于环境的稳定的内部表象,也不能适当地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其他的孤独症症状都是因此而派生出来的。?
另外有不少学者还根据接收器优先选择的特点提出一种所谓的感官机能失调理论(theory of sensory dysfunction)(如Goldfarb,1956;Schopler,1965;Stroh & Buick,1964)。这种理论假设,孤独症患儿对嗅觉、触觉和味觉(近体表感受器)的选择优先于听觉和视觉(远体表感受器)。对于一个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他们会逐渐从优先使用近体表感受器逐步发展到使用远体表感受器,而孤独症患儿却不能发展这种使用远体表感受器的能力。这是导致孤独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在1953年的时候,Rtivo和Provence就观察到了一些可以支撑这个理论的一些现象。他们发现,孤独症患儿一般只是用触摸和吮吸或咬啃来探索周围的世界。然后,有许多研究都发现了类似的现象。这些虽然暗示着孤独障碍的病因可能与身体器官的病变有关,但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究竟是这些异常导致了患儿的行为病状,还是由于这些行为症状才发生了器官病变的呢?(续)

(道道阁儿童之家整理采编)

加入收藏
Tag: 模式 病因 治疗
上一篇:孤独症病因模式与治疗选择(下)
下一篇:孤独症食疗研究资料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自闭症的药物治疗
  • 矫治的原则
  • 孩子得了孤独症怎么办
  • 让多动症远离你的孩子
  • 孤独症社交行为的三种类型
  •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注意事项
  • 从孩子的视角看自闭症——认知方式
  • 如何早期识别孩子的自闭症
  • 日本学者对自闭症的研究历程
  • 自闭症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