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悦悦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
一、儿童基本资料
儿童姓名:悦悦
性别:男
年龄:5岁
障碍类型:脑瘫
二、儿童现阶段状况
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改善,但是仍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孩子的具体情况如下:
1、语言方面:
A.现在孩子的基础音节已经全部被开发出来,且已由听觉仿说过渡至听指令说,少量语言孩子在情景中能够主动表达,但是孩子在听指令说时,语音的清晰度欠佳,且语音的连贯性较弱。
B.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能够用少量的语言表达自我需求(如:我要××)、内心感受(如:我害怕)或所见所闻(如:电话响了,积木掉了等。)孩子语言表达的主动意识,表达的内容和所涉及的范围都有所改善,但是,孩子语言组织能力及语句的完整性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2、视觉方面:孩子视觉的观察能力,追视、寻视能力较好,孩子与人注视的主动意识也较强,但是,孩子视觉注视的持续性较弱,且孩子在真实的生活化情景中灵活运用视觉的能力较弱,如:在与人说话时,不能有意识的、主动的、持续的与人保持对视等。在今后的生活训练中,应多从细节中把握。
3、认知理解能力: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方面硬性目标完成得较好,如:能认识并说出物品的颜色、形状、所属类别等。且孩子能够理解简单的人物关系,如:简单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但孩子对轮流、次序等较抽象的概念理解较弱,需进一步加强。
4、人际互动:
A.与家人、亲友之间的互动:能在自动自发的与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进行较自然的互动。能在少量诱导下与常接触的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亲戚或机构内的好朋友)互动,且互动表现较自然、主动。进行游戏时,竞争意识能充分展现,表现较自信。
B.与除了极少数是好朋友之外的人交往的表现则与前面的表现截然不同,在被动的情况下,与人互动时较不自信,且此时对妈妈和个训老师的依赖性更明显,因此,增强其与不熟悉的人交往时的自信心,消除孩子对家人、老师的依赖性,也应是下阶段工作的重点。
5、集体参与:孩子在小范围的、熟悉的小团体中表现较好,能够较好的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但是在不熟悉的、或是大规模的集体中,孩子则会有较胆怯、不自信、反应慢、动作慢等表现,且较不愿意展示自我。
由此可见,孩子在集体中的自信心、参与意识、做事的独立性、展示自我、做事的紧迫感等软性能力较弱,需要在以后的训练和生活中灵活的贯穿于每个细节进行加强训练。
三、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1、语言方面:
A.针对孩子语音不连贯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
(1)多练多说。孩子语音不连贯,与孩子对口周小肌肉的控制能力、对上下颌关节的控制能力、对气流的运用能力有较密切的关系。因此,让孩子多说多练可有效改善孩子的这一问题。具体方法有:跟唱儿歌,仿说短句,快频率、快节奏回答简单问题等。
B.针对孩子表达时语句不完整,有漏字、掉字的情况,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让孩子在具体的情景中,表达与情景密切相关、且能概括情景大意的短句。
(2)在真实的情景中多用声音、手势、眼神、动作等激发、诱导孩子表达,且在孩子做出合理性努力后给予鼓励,若句子不完整,大人可将句子补充完整,让孩子再仿说一遍。如此重复,在真实的情景中采用分散式练习,孩子再遇到类似的情景就能逐渐明白该如何表达。
(3)利用孩子认识大量孩子的优势,借助认字让孩子表达(有待进一步实践)。
2、人际互动方面:因孩子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较胆怯、不自信,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大人应多创造条件,创设情景让孩子多与陌生人接触、互动,在训练时也应多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训练。同时,家长应端正心态,放手让孩子去参与、去学习、去磨合、去体会。
3、认知理解方面:孩子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生活,服务#p#分页标题#e#于生活。因此,将孩子所学的点点滴滴的东西串成线、连成面是重点。在训练中不只追求纵向的硬性目标,更注重横向的软性能力的提高,且注意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意识和能力,如:去教具柜里拿一个圆圆的红色的水果等。
四、反思
“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能灵活运用,终极目标是服务于生活。因此,如何将孩子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知识是学不完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家长更好地明白我们的理念比让孩子学会一些新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样对家长来说,可以实现“持续”的进步;对孩子来说,这是其进步用之不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