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病理研究
自闭症基本介绍
自闭症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种,自闭症在1943年一个叫Kanner(卡耐尔)的第一次报道而且取名为“早发性婴儿孤独症”。这种病过去就有,但统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实际上,发病率的增高更多是因为诊断方法的完善和大众相关意识的普及。根据美国的数据统计,智力迟缓的发病率曲线与自闭症正好成相反的方向。由此可以看出,自闭症的发病率的异常增多更多是由于以前缺乏相关研究和诊断工具,而使得很多自闭症儿童被诊断为智力迟缓。自闭症在美国的发病率为万分之14.9。根据全世界的统计,自闭症的发病率大约为万分之五,以中国目前现有的总人口数量来估计,有五十万左右的自闭症。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4:1。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自闭症起病于婴儿期或童年早期,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员尤其是西医界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研究人员发现了七个经常出现在自闭症病人的基因组。目前一般认为其常见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据了解,目前自闭症的患病率约为千分之6.7,男孩发病率为女孩的4到7倍。
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种儿童脑功能的失常,从它被人认识开始,一直被许多专家和父母所困惑。导致自闭症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自闭症的儿童显现出许多感觉处理不良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触觉学习的不足,但它所衍生的问题远远超过一般单纯的触觉敏感或迟钝。如触觉不足的儿童,其大脑对感觉的分辨能力不好,甚至极差。
他们的大脑可以接受感觉信息,所以他们大部分是可以学习的,只是大脑分辨信息的能力非常奇特,常常是接受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则完全拒绝。他们的脑干前庭觉系统显示有很大问题,过滤及选择的方式非常的奇特,只要能进到大脑皮层的信息,自闭症儿童会学得比任何人都好;进不去的部分,则似乎如何加强刺激都没有用。这些现象人们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自闭症是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精神障碍,它不是由一般的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来自多数原因的障碍症候群。自闭症多发生在儿童时期,自闭症对孩子无论是身心还是身体上都造成很大的伤害,造成精神残疾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所以对于自闭症一定要引起我们足够大的重视!
为什么会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呢?就是自闭症的病理原因是什么呢?
儿童患上自闭症的三大因素
1、社会发展环境和信息污染
在一系列被称为“现代病”的名单中,自闭症位居前列,信息污染是有关专家认定的使目前自闭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人类被信息包围、淹没,造成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信息的排斥和对人际交流的厌倦,从而“影射”到了后代身上。而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家庭没有亲情爱意,也是自闭症的一大诱颉,一些家长平日里忙于应酬、工作,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态度粗暴,受了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有些孩子本来只有一些自闭倾向,父母却因他表现不如别的孩子,就对他大肆指责,甚至大施拳脚,使倾向演变成真正的自闭症。
专家指出,关键因孩子的成长空间相对狭窄,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大幅度减少。学龄儿童大多只在家与书桌前的小天地中,每天重复着起床、洗漱、吃饭、上学,放学、自习、上床睡觉,生活过于单调乏味。他们所接受的感觉刺激不外是爸妈的督促、老师的讲授、课间短暂的活动、自习时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有的大城市的调查发现,学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竟达30%以上。这样的孩子得不到充分锻炼,依赖性强,独自生活能力其实很差,一旦遭遇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幸等特殊情况,他们的心理更容易失衡,严重的心理失衡反过来又削弱感觉统合能力。
2、与患儿身体本身有关
中医角度: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所致。婴儿的形成,是秉承父母的精华,融合父精母血,孕育成胞胎。月有阴晴圆缺,人的气血精液,也迎合四季变化,有充盈,有缺失。在孕育初期,气血的充盈对胎儿的秉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一方气血不足,胎儿的秉赋就要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先天不足。但是许多儿童孤独症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补养,改善体内环境,增强体质,达到阴阳平衡,均衡发展。
中医对于自闭症的病因,认为属于肾虚、先天不足的范畴,诊断上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八纲辨证来实现对具体患者的因人而宜的辨证施治,治疗方法一般为推拿、按摩、针灸、中药等。
对于自闭症孩子,其特异的行为举止,从其脉络上可以找到原因,人之所以性格各异,与其脏腑的差异有关。如:五脏藏五神、五志,心藏神,志为喜;肝藏魂,志为怒;脾藏意,志为忧;肺藏魄,志为悲;肾藏志,志为恐。
自闭症孩子每个都不同,大多数突现的脉象是脾软,其次为心。也有药物所致的孩子,突现的脉象有血液有问题,有心脉过弱的,有肾有问题的。
西医角度: 欧美科学家经过5年的联合研究,在第2、7、16和19对染色体上发现了导致儿童自闭症的切面。这一发现为彻底解开自闭症之谜,为预防和治疗自闭症带来了新的希望。
至今,科学家一直观察不到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发育和活动情况。但研究一直没有间断,在神经病理学方面,通过动物模型研究,一些研究者发现大脑边缘系统可能与自闭症有密切关系。
通过对以往自闭症案例中的治疗数据调查发现,脑神经递质中DA能系统影响行为和多种功能,包括认知和动作功能、饮食行为、性行为、神经内分泌调节和选择性注意等。
我们从理血通脉疗法的角度来认识自闭症,对这种病有更深刻的独到的病理认识。脑部神经功能失控并不都仅仅是心里和神经功能本身,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脑组织的物质状态。我们检查了多例自闭症的患儿,他们全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脑供血障碍的问题。颈部的血管硬化,颈部的肌肉肿胀、挛缩,挤占血管的外空间,这些都造成脑供血障碍。人脑的重量仅占人的体重的7%,而向脑部的供血却占心脏向外的供血总量的20%。达不到这个供血量,人脑的功能就不会正常发挥,就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最新医学证明,维持脑组织正常代谢的能量依赖于持续和丰富的氧及葡萄糖供给,即使轻微的局部脑血流量减少也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大量神经元坏死凋亡。成人脑部严重供血不足就会出现下列异常: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思维不敏捷、语言表达不准确、讲话口齿不清、语言不连贯、认知逻辑思维能力差等一系列脑神经功能失调而表现的各种症状。小儿脑性瘫痪、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癫痫等的根源也都源自脑供血不足,当然也包括整体的体质较差等多方面的原因。还是应了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这一根本原理。对患有上诉这些症状的儿童病理症状观察发现,这许多病的症状在患儿身上的症状表现是综合的,只是在不同的个体的身上的表现是有不同的侧重的。
人的脑部的不同部位是有分工的,左脑的神经元功能是:判断、推理、计算、语言、阅读;右脑神经元功能是:知觉、图形、音律、色彩、形象。不同的部位供血障碍,受到伤损,对应的功能减弱、混乱或丧失。造成伤损的主要原因是脑供血不足。人的脑细胞严重缺血持续一定时间,脑细胞就会发生不能逆转性的损伤。有的人供血不好即使没有达到脑损伤的程度,缺血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脑部功能的正常发挥。这就使人的思维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异常和怪异。这就是许多脑部精神性异常的病理原因,是这些神经性的疾病的物质病理基础,但是医生却把这类病理改变完全归结到心理疾病的范围,完全忽视了脑部的物质的病理改变。一台电脑出了故障,如果发生在硬件,如果仅仅在修改程序上努力,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治疗本病的关键首先还是修复脑组织。
一些医生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设计了一些疗法。有一种是通过电刺激脑的不同部位尤其小脑顶核来增加局部脑血流,改善脑循环,产生感应电流直接作用于患者脑部病灶的脑生物组织,具体讲就是通过粘贴于两耳侧乳突的电极贴片,产生感应电流透过颅骨达到脑内较深层组织,对人的脑部进行电刺激,直接作用于患者脑部病灶的脑生物组织,以图增加脑血管弹性,增加脑血管弹性,改变病灶区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
这种理疗仪仅仅把刺激局限在脑颅内神经组织的刺激上,并没有解决向脑部供血障碍的关键问题。在向脑部供血的通路上,影响向脑部供血的关键是颈部的各种组织(血管、肌肉、筋膜、韧带等)的异常,电刺激脑神经,对这些影响脑部供血的问题的改善没有任何有针对性的治疗的作用,并不能改变病灶区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所以类似的电疗仪器作用都不会太大。
3、家庭气氛紧张让孩子备感冷落
据统计,目前,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是以往的3.5倍左右。专家认为,这与家长工作紧张,无暇陪伴孩子或对孩子表现得急躁、缺乏耐心有关。儿童自闭症过去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左右,现在为千分之七左右。患自闭症的儿童多有语言障碍、多动、不合群等。这些孩子上学后多会出现学习障碍,长大后在与人交往时也会遇到困难。如今患自闭症的儿童增多,除可能是母亲怀孕时过多接触电磁波等先天因素外,还与婴幼儿的家庭氛围有关。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自闭症的危害
自闭症的表现简单讲就是思维障碍、语言障碍、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和活动的局限、智力发育障碍。专家提醒:自闭症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患者如果不能获得康复,可造成终生残疾,影响患者终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学习、生活、就业,给家庭和社会也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因此,对待自闭症一定要谨慎,要及时选择最佳时间最佳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