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训练之音乐游戏训练流程及方法
一、游戏的概念
游戏:指自发的,快乐的,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的自闭症儿童自主自发的游戏,不是教学活动安排的。(如:让孤独症儿童自主选择玩具)
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媒介的心理治疗方法,特别适合儿童心理治疗。游戏治疗通过游戏手段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矫正和治疗。在游戏治疗中,游戏本身不是治疗的目的,而仅仅是治疗的一种手段。
二、游戏的基本流程
1、相关信息的收集(孤独症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家庭资料)
2、设计游戏的环境(安全的环境):*地点的选择(固定的教室) *环境的设置*教玩具的选择(具有新颖性、与孩子能力相当,具有社会性、安全耐用)
3、设计游戏的程序(游戏的名称、准备、目的、方法)
三、游戏进行的四大要素
1、环境(宽松安全的氛围、老师和儿童建立融洽的关系、用具位置摆放不变)
2、成员
3、玩具
4、引导者
四、怎样帮助孩子玩游戏
1、自闭症康复老师首先要加入孤独症孩子的游戏
2、再模仿孩子的游戏
3、逐渐设计一些新的玩法让孩子跟着大人模仿(将其内容泛华,让孩子的游戏上一个层次,在不同情境中应用)
五、游戏治疗前的准备
1、物质准备(设定游戏治疗室、空间布置、选择玩具)
2、心理准备:
*要先接触儿童,而非问题
*选择权和自由(容许选择,鼓励决定)
*专心陪伴(足够的感应;丰富的表情;表达欣赏和鼓励,即童心)
六、游戏治疗的注意事项
尽早与儿童建立友善的关系
接受儿童真实的一面
使儿童获得宽容的感受
识别儿童的反应线索(识别儿童的心理反应)
保持对儿童的尊重态度(多观察,少干预)
不干涉,让儿童做引领者,启发儿童自觉领悟,不去强求治疗过程
制动必要的游戏规则(如:不准毁坏玩具、不准随便弄脏教室,可以给孩子设限)
设限的三个步骤:
如:一个孩子说要拿球砸老师
A:指出儿童的感受(如:一个孩子说要拿球砸老师)
C:表达限制(但你不可以砸我)
T:提供另一个可进行的选择(你可以砸那边的墙)
七、游戏治疗的方案
游戏:
游戏主题:听觉游戏:走走停
游戏目的:促进听觉的灵敏性、听觉辨别、行为的自我调控、参照能力
参加人员:孩子 家长 一个组织者
游戏准备:小鼓一面
游戏目标
1:当小朋友听到鼓声响时就向前或者绕着圈走
2:当小朋友听到鼓声停时能立即站在原地不动
3: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停时自己也能站在原地不动
4:能在整个游戏中遵守规则不乱动
游戏过程
1、大人带着宝宝围着组织者站成一个圆圈。
2、组织者介绍活动材料和游戏方法。
*组织者出示小鼓:“这是小鼓,今天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小鼓响时,宝宝要跟着小鼓的声音节奏走、走、走,小鼓不响时,宝宝就赶快停下来。”
3、组织者向家长提出指导要求: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听觉的灵敏性,同时培养宝宝按指令做事的规则意识。家长在游戏过程中要以自身行动和语言提示宝宝遵守指令,用夸张的动作激发宝宝快乐的参与游戏。
4、家长带领宝宝跟着组织者沿着圆圈听鼓声和口令一起游戏。
5、游戏扩展
1、待宝宝熟悉游戏后,组织者不用口令,让宝宝听鼓声、听音乐进行游戏。
注意:家长及时提醒宝宝“走”或“停下”,并看护宝宝安全,避免相互碰撞。
2、出示红绿灯,让孩子按照红绿灯的标志进行游戏。
3、看老师的眼神进行游戏,老师把眼睛蒙起来,孩子走;老师把眼睛睁开看着孩子,孩子就要停下来。
备注:游戏过程
第一步:所有大人和孩子一起听指令“起步走”“停”
第二步:两个大人和孩子一起听指令“起步走”“停”
第三步:孩子独立听指令“起步走”“停”
第四步:在动态的游戏中让孩子听指令“走”“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