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家长训练易入三大误区解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患有自闭症的孩子都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不与外界交流、不与人对视、行为刻板重复,严重者甚至影响智力发育。家长在教育这样的孩子时,与教育普通的孩子肯定大有不同,该如何教育自闭症孩子,就成了家长朋友们心中最大的疑问。为了解答这一疑问,记者采访了国内著名自闭症疗育专家张桂娥教授,张教授提醒家长朋友们在教育自闭症宝宝时应避免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知难而上
一般家长们在教育子女时都会秉持着知难而上的原则,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激发孩子的进步。但在自闭症宝宝的康复治疗过程中,“知难而上”却是要摒除的误区之一。这并不是指要家长朋友们放弃对孩子的治疗,而是要了解孩子的基础,选择制定最适合孩子的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不要超出孩子可以接受的程度。如果康复训练内容难度太大,孩子无法很好的吸收掌握,那对孩子的治疗效果将大大减低。
误区二:过度辅助
自闭症孩子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一定少不了家长和自闭症疗育师的从旁辅助。而在辅助练习的过程中,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多的辅助孩子,出现训练过程中家长比孩子动手要多的现象,这就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训练效果也就不如预期的显著。
误区三:一有成效就停止训练
这是张桂娥教授主要强调的一点:“自从事自闭症康复工作以来,我们遇见过许多这样的例子,家长一看到孩子的训练成果显著或康复程度很好就欣喜若狂,觉得孩子已经完全康复,便不再坚持训练。这是在自闭症孩子康复之路上最要不得的,目前自闭症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精神性疾病,只能通过长期的康复训练来控制。一旦中途停止训练,孩子的病情就会出现反复的状况,这也使得我们老师和家长以及宝宝们之前的努力都功亏一篑,我希望所有的在康达训练的孩子和家长们都能谨记这一点,也希望所有自闭症宝宝家长发扬两万五千里长征精神,坚持到底!”
采访最后,张主任还表示:“自闭症儿童群体是一个正在逐步扩大的群体,数目不断增加。对于自闭症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总结经验教训,不走弯路,脚踏实地,唯有如此才能打开孩子们的心窗。此外,选择一所最适合孩子的专业康复机构,适切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选用先进有效的训练方法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