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 目标: 4岁正常发展孩子应有的学习技巧 (3-1)
会意能力 (Receptive language): 第一阶段
1.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课程是, 当孩子被唤其名时, 能注视叫他名的人, 或是走向叫他名的人.
2.孩子能回应自己的名字之后, 下一个课程是顺从指令, 从孩子喜欢的运动或活动开始.
例如唤他的名并对孩子说, “和华, 起立!” 或是 “以勒, 坐下”或是 “小华, 举一只手!” 这个课程要教导孩子一个概念, 听到自己的名字时, 下句话是他被要求做的事, 这也是预备孩子有进入学校环境的团体纪律观念.
3.现在孩子能顺从简单的指令, 这个课程是孩子能注视我们手中呈现的物体.
我们先用孩子喜欢的玩具, 例如机器英雄人物, 唤他的名并对孩子说, “罗以, 你看我有什么?”将手中之物握好呈现他眼前, 迅速观察孩子的眼目注意力, 当他能将眼力停留在我们手中的玩具, 并表达欲得这个玩具, 父母要对孩子说, “罗以, 举一只手, 就给你.”孩子此时应能做到顺从这个举手的指令, 若不能, 父母即时拉起他的一手举起, 再将玩具放在他的另一手中, 这是预备孩子在课堂中, 能注视老师手中的教学材料, 并懂得举手得到老师的注意力.
若孩子没有眼目注意力, 父母需善意地用手托住孩子的下巴, 使他的眼睛注视在我们的脸上, 再将手中之物握好呈现他眼前, 一旦能将眼力停留在我们手中的玩具, 且表达欲得这个玩具, 马上给他.
用不同的玩具或故事书做为吸引品, 课程重点的目标是孩子能注意我们的肢体语言, 再进一步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 (举手), 来表达自己且引起对方的注意力.
对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自闭儿, 能用举手得到众人的注意力, 在公共场所中是一个能沟通自己需要的管道.
4.现在我们手中的物体, 并非是孩子喜欢的玩具, 但当我们唤其名并要求他看, 孩子能顺从这个 “看”的指令.
例如我们的手中拿著一付太阳眼镜, 纵使孩子对眼镜没兴趣, 也能做 “看”的动作.
5.现在孩子能做 “看”的动作, 我们进一步要教他在不同的位置, 去 “触摸” (touch) 这个眼见他心喜爱的物体.
例如手高举拿著薯条在头上, 唤他的名并对孩子说, “罗以, 来拿薯条!” 或手拿孩子要的玩具放在孩子需伸手触摸之处, 观察孩子是否能在唤名后, 愿扩展肢体伸手取得眼见之物.
这个课程特别是针对毫无对外反应, 或长期无言呆智的自闭儿, 能反应自己的名字后, 能独立做出肢体语言的回应, 去取得和触摸呈现在他眼前但有距离的物体.
6.当孩子能回应自己名字并能起身去取得他所欲之物, 现在的课程是要孩子能回应自己名字后, 去起身取得被要求的一般物体.
例如, 唤他的名并对孩子说, “罗以, 来拿铅笔!”铅笔不是孩子现在想要的东西, 但他要能贯彻先前的课程: 回应名字, 顺从指令, 能将眼力停留在我们手中之物, 并顺从触拿被要求取得的物体.
这以上6个课程, 是教导孩子在小团体生活中的独立性, 更能扩展到适应团体活动中的分工搭配,能尽其责; 在训练过程中, 孩子生活规律的紧凑性和一致性是极大的成功关键, 若平时孩子都处在被服侍和被照料的环境中, 只有片刻被要求服从指令要求独立, 我们可预见教导过程中会有许多情绪爆烈的抵抗.
7.现在孩子要进入到眼不见到实质物体但仍能顺从的教导, 就是变更环境.
先预备好孩子喜欢的活动, 然后要求他顺从环境的变换; 例如孩子原本坐在椅子上, 现在我们唤他的名并对孩子说, “罗以, 去荡秋千!” 这是他喜欢的活动, 观察他能否先用眼寻找所 “听”到的秋千, 且顺服离开椅子走出室内去荡秋千, 这个课程要落实在前面6个课程的根基上, 孩子生活规律的一致性, 是取得孩子愿信靠顺服我们指令的钥匙.
8.我们开始正式进入自立且建立常规 (routine) 的第一课: 洗手.
例如带孩子上厕所后, 唤他的名并对孩子说, “罗以, 去水糟洗手!”孩子能起身离开马桶走向水糟, 或是在吃饭前, 能不立刻奔向饭桌而能顺从, “罗以, 去水糟洗手!” 在学校环境, 能听从老师的指令, “罗以, 去水糟洗手!”才食用点心.
9.自闭儿从服从去 “做”到懂得服从去 “给”.
从孩子眼中能见之物开始教导, 例如我们观察到孩子的手正握著电视遥控器, 唤他的名并对孩子说, “罗以, 给我遥控器!”
一开始要着重在“给”这个字, 当孩子能回应名字回看我们时, 用手轻拉他握电视遥控器的手, 指引他把遥控器放在我们手中, 他一将遥控器放在我们手中, 我们马上说, “罗以, 给我…遥控器!”强调给这个动词.
在这个阶段, 用同一个人来接受孩子的给, 例如, “罗以, 给妈妈鞋子”, “罗以, 给妈妈皮包”; 千万不要指使孩子一下给爸爸鞋子, 一下要孩子给姊姊一个拥抱, 这会使孩子分散认识“给”这个动词的注意力, 因为他的注意力要回应不同 “人”的名称上.
若孩子看不见我们要求的东西,先用手 “有距离”的指给他看,再逐渐将手指如箭头般缩短与物体间的距离,直到手指尖触到物体;只要孩子的眼目注意力在我们的手指上,他就配得用心学习的夸赞,千万不要充满不耐地拉孩子到物体前面,怒气要求他 “给”,并强硬地拉他的手将东西放在我们手中,这会对日后的课程造成更多的负面学习态度.
孩子若能听从一人的指令去拿东西且给出#p#分页标题#e#去, 现在可以让他回应其它人的要求, 这是预备孩子在团体生活中能成为别人的帮助, 也能因听从别人的建议而自助.
10.经由以上9个课程, 孩子现能回应自己名字、顺从指令、眼目注意力集中、去触摸到取得、愿按著指令转换环境、到走向物体取来再给出去, 他已跨出自闭拘禁的一大步, 现在我们要孩子 “活动”明白动作的指令.
老师或父母要以身示范, 例如对孩子说, “坐下!”然后我们就要即时帮助孩子的肢体模仿以下的 “动作”:
站立 (Standing)
坐下 (Sitting)
拍手 (Clapping): 可参与唱遊活动
摇手 (Waving): 再见的肢体语言
吃东西 (Eating)
喝 (Drinking)
转圈 (Turning): 基本跳舞动作
跳 (Jumping)
拥抱 (Hugging)
亲脸 (Kissing)
吹气 (Blowing): 吹泡泡, 预备口腔肌肉日后教发声说话
睡觉 (Sleeping)
敲 (Knocking): 敲门
读 (Reading)
画画 (Drawing)
哭 (Crying)
刷/涂 (Brushing): 水彩涂色或刷牙
投掷 (Throwing): 投球
走/散步 (Walking)
踢 (Kicking): 踢球
举双手 (Raise arms):做早操
用食指碰鼻头 (Touch nose)
轻摸小腹 (Pat tummy): 表示肚子饿或吃饱了
轻拍头(Pat head):摸宠物的头
双手摀耳(Cover ears with hands):表示太吵
左手摸右手肘,然后右手摸左手肘(Touch elbow):肢体的协调运动
轻拍别人肩头(Tap shoulders):可得到别人的注意力
用手指轻敲桌面(Tab table with hand):学习耳力集中,模仿节奏
双臂展开成一条线:拉开肢体平衡
跺步(Stamp feet):让脚掌感受力量
学生必须要成功地完成应有的学习技巧 (2), 和以上这10项课程, 才能继续教导第二阶段的会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