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治疗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ABA 目标: 4岁正常发展孩子应有的学习技巧 (3-9)

作者:瑾心 更新时间:2009-08-24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会意能力 (Receptive language): 否定句

到目前为止, 孩子的会意能力只局限于肯定句, 和回答 “是和不是”的问题; 尚未接触“否定句” (not); 下面的课程, 我们要藉著 “否定”帮助孩子学习过滤听的信息.

运用类别范畴 (class) 来介绍 “否定句” (not).

先从最基础的颜色概念开始教导, 在桌上至少摆出 5 样物件或图片, 例如白色的袜子、白色的卫生纸、白色的杯子、红色的托鞋和白色的肥皂; 然后对孩子说, “给我 “不是白色的 (Give me what is not white)”.

再逐件增加为复选的物件或图片, 并更改类别范畴 (class), 例如长方形的信封、长方形的照相框、长方形的书、圆形的盘子、三角形的饼干和圆形的闹钟, 然后对孩子说, “给我 “不是长方形的”.

进入细节的类别范畴 (class), 来分辨什么不属于此范畴.

先从孩子最喜欢的动物开始教导细节观察, 例如小狗, 在桌上至少摆出 5 张图片, 三张卷尾巴的狗, 二张细长/短尾巴的狗照片, 然后对孩子说, “给我 “不是卷尾巴的”.

又例如在在桌上至少摆出, 冰琪淋、甜圈圈、麦当劳、和轮胎、肥皂泡沫的5 张图片, 然后对孩子说, “给我 “不是食物”.

当孩子明白否定的意义后, 我们可用社交场所的照片, 让孩子明白 “不适当”的社交行为时刻.

例如在桌上至少摆出 7张以上的图片, 有蛋糕、寿星吹蜡烛, 其它人拍手、寿星拆开礼物、等人送蛋糕在手上、和其它孩子抢开寿星的礼物、用手去挖蛋糕吃、用手纸擦拭脸上的蛋糕渣等照片, 然后对孩子说, “给我 “不是生日派对的行为”.

在教导康儿正当的社交规范, 我运用他的视觉记忆力来灌输正确的行为举止, 在相关的社交场合中, 、必经由其它父母的同意下, 我会有许多小朋友自愿做演员、导演和编剧, 让我用数码照相机拍下正面与不正当的社交行为, 我将照片按著场合输入在计算机中呈为一个档案, 再一一陈列在计算机莹幕上, 跟康儿解说每张照片的表态是讨人喜欢的, 还是令人生厌的; 有时他会坚持某些负面行为,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倾听自己孩子的解释, 毕竟在他们有限的表达能力下, 我们做父母的要主动走入他们的心声中, 而不是用怒斥和棒打来拆毁中间沟通的桥梁.

一次, 康儿告诉我, 甩奶油是因为他看见奶油就全身发痒, 对他而言是自卫的正当行为, 而不是错的行为表现, 我完全同意并赞赏他的 “立场坚定”, 也用了这个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跟他解释何谓感官神经的反应, 就像我看到皮肤光滑的两栖类动物一样, 会全身鸡皮疙瘩! 并一一陈述对他感官神经有挑战的物质和材料 (texture).

运用不同的脸部表情照片,例如快乐(happy)、伤心(sad)、惊喜(surprised)、被威胁而感害怕(frightened)、生气(mad)、惧怕(scared)和震惊 (shocked)、疲倦(tired)、兴奋(excited)、困惑不懂(confused)、难为情(embarrassed)等,来帮助孩子解读别人的 “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

例如我们用孩子心爱的玩具人物做主角, 告诉他 “小黑熊迷路找不到妈妈, 什么不是小黑熊的感觉 (feelings)?”或是 “小英爱吃的冰琪琳掉在地上, 什么不是小英的感觉?”或是 “小雄追球摔跤了, 什么不是小雄的感觉?” 或是 “小乖跑步比赛第一名, 什么不是小乖的感觉?”或是 “小明帮妈妈洗碗盘, 什么不是妈妈的感觉?”

藉著许多揣摩的故事情景, 能有效地教孩子 “将心比心”的做人道理.

孩子一旦能明白他人非言语表达的内心感受, 我们就进一步用 “行动”的照片, 教导孩子当行的正道.

例如将拥抱 (hugging) 、陪人 (companying) 、找老师、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警察等.

加入收藏
Tag: ABA 发展 目标 孩子 学习
上一篇:ABA 目标: 4岁正常发展孩子应有的学习技巧 (3-8)
下一篇:ABA 目标: 4岁正常发展孩子应有的学习技巧 (4-1)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用ABA处理自闭症儿童问题时要针对个人
  • 孤独症专业培训·应用行为分析篇
  • ABA教学法在集体活动中的应用
  •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应用行为分析法
  • ABA中级课程指南
  • 儿童自闭症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 ABA 初级训练内容
  • ABA 的介绍和一些训练项目要点(一)
  • ABA对儿童自闭症康复治疗的述评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