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家长

孤独症儿童的父母与老师的密切配合

作者: 更新时间:2008-05-2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家长和老师合作是指教师和家长为了帮助儿童能快乐成长、有效学习,在教养态度上取得协调,达到一致做法而进行的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从这个基调来看,以及自己孩子就学后家长和老师沟通的经验,我认为家长和老师之间要先彼此尊重才能对话,接下来透过对话来一起建立对孩子教养的共识,最后才能谈合作。没有共识的合作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家长和老师沟通畅通与否,主要决定于彼此的态度,如果再加上一些沟通技巧与能力,便能产生加成效果。

一.良好的合作始于美好的开始:

也许在特教知识方面老师多于家长,但是长时间观察、与孩子相处的却是孩子的父母,所以务必把有关孩子的真实情况和自己的经验与老师分享。

在孩子初接触新任老师时,父母必需提供三类资料给老师。一是孩子最新发展状况,各方面能力指针(已具备及尚待改进)。二是孩子容易发生的状况及因应策略。三是属于自闭症的一些相关资料(建议先筛选适合孩子特质的文章,减轻老师阅读负担),最后再加上自己对这孩子的期许。

然后,父母利用开学前一周,带着孩子到教室与老师见面。一方面让孩子看看未来上课的环境,老师也可以近距离单独先观察他;另一方面,父母可以针对所提供资料再详加说明,目地是希望用自己的真诚,坦诚帮助老师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到孩子的情况。

二.有效合作,共同建构孩子的成长:

老师方面,必需定期向孩子的父母反馈孩子近期的训练计划或内容,以及孩子在训练的进步与不足,以便家长给予孩子适当的补救或者与老师更好的配合努力.家长方面,必需不定期的将孩子最近的发展(例如:对学校朋友课业的反应、情绪稳定度,各方面能力变化)透过书面或电子邮件回报老师;另外,家里也是提供孩子类化各种技能的最好场所,在教法上尽量和学校老师取得一致,这样在学习效果上会进步得较快。

三.掌握多元沟通管道:

每学期初的家长和老师恳谈会、打电话、E-mail、联络簿都是不错的方式。在与新老师初接触的上半年,可以每天在孩子的家庭联络簿作一点简单的纪录:有时是孩子在家的行为,有时是孩子的进步情形,或是对孩子对学校生活的回馈,有时是自己心情的简单涂鸦......;偶而我也用E-mail转寄特教相关资料给老师,其实,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协助老师在最短时间掌握到我们的孩子,而老师通常也可以从字里行间了解到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透过这样的开诚布公建立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有助于日后意见相左时的沟通。
四.建立互信基础:

除了平日书面往返,尽可能参与班级活动,例如:参与集体教学活动,校外教学或是提供老师相关教学资料,家长可以根据本身的时间和专长,拨空参与。一方面以具体行动表达对班级事务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近距离观察孩子在团体中与同侪互动状况适时的和老师提出讨论。

五.保持最佳身心状态再面对问题:

通常我们遇到问题时,比较容易去思索的是如何说,而忽略了先沉淀自己的情绪,但Mehrabein,1972分析在传达情感讯息的沟通中,整体喜好=55%面部表情+38%音调+7%语言内涵。也就是说:非语言成分比语言内涵有更高的比重。家长难免因为孩子在学校出状况而影响心神,而这些负面情绪也牵动到我们与老师互动的眼神、音调、姿势、面部表情......等等;而老师也容易因着我们负面的肢体语言而产生情绪。建议可以让自己缓一、两天,然后从旁搜集一些资料,(例如:再找一两位孩子问问实际情况)或者找几位知心而且了解孩子状况的朋友协助自己厘清问题。在求得真相时,务必要过滤掉自己过度焦虑或过高期待的部份,以及谨慎思考孩子在陈述事实时所用的语词是否真的符合情境,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例如:玩红绿灯时,孩子常会把同学『拍他』说成『一直打他』;考试收试卷解释为:老师不让他写考卷);这些描述乍听之下不免让人心慌,最后,我们会发现部份误会是出现在我们孩子对情境理解还不够所引起的。
六.理直气和:

中国人喜欢讲情、理、法,可是,我认为在合作过程中还是应合乎理、情、法。家长不害怕表达心中真正的想法,也愿意聆听老师的心声,彼此开诚布公,以建立彼此明理、讲理的态度为第一步,家长和老师之间自然日久生情。在此提醒一下,适度的家长和老师距离有助于老师管教我们的孩子,也有助日后的互动。

在家长和老师合作的过程中,父母也期许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配合度高的家长。在教养方法上或技巧上最好不要过分的坚持,只要老师是用心的,一定给予掌声或鼓励。愈小的孩子成长对外界依赖愈大,孩子生命的缺口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琢磨或填补,在引领孩子的成长中,如果可以取得更多人的协助,在他的生命意义上绝对是加分的。

加入收藏
Tag: 老师 儿童
上一篇:谁是孤独症康复训练的主角
下一篇:对比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坚持训练孩子是会改变的
  • 怎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
  • 亲师合作 共创三赢
  • 走上康庄大道
  • 倾听孩子(三)
  • 孤独症与其它病症的区别
  • 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孤独症孩子
  • 物质条件丰富了快乐时分却少了 小小孩童"郁闷"多
  • 讨论几个自闭症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
  • 不要只顾孩子的生理疾病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