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正确反应 我们要清楚
今天课间的时候,看到一个家长正在和她的孩子对话:
“宝宝,宝宝,宝宝~~~~~~~”妈妈喊了半天,宝宝正玩着手上的奥特曼,没有理她
妈妈凑到宝宝跟前,皱起眉头:“妈妈在喊你呢,答应我,答应我啊!”
宝宝这时看了看妈妈,笑了笑,笑的好甜,继续低下头玩自己的奥特曼
“宝宝,宝宝!”妈妈又继续喊他
宝宝又看了妈妈一眼,又笑了笑
“答应我‘哎’”
妈妈一边寻找宝宝的目光,一边不停的喊:“哎!哎!哎!~~~~~~”
宝宝也不耐烦了,哼哼起来。
这是上课铃响了,妈妈拉着宝宝走向教室了
我想,这节课,宝宝的情绪一定不是很好了
呵呵!看完这一短短的情景,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在罗瓦斯的教学计划中,这是最基础的部分(参与能力里的:叫到名字有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叫到名字有反应,这里的反应应该可以分为好几种吧:
1、回答“到”或“哎”
2、目光对视
3、寻找声音的来源
4、反问:“干吗?”、“什么事?”
等等
妈妈喊宝宝,第一次指令,宝宝没有反应
第二次喊他的时候,宝宝已经有了反应:“宝宝看了看妈妈,笑了笑”
其实,这已经给了妈妈一个正确的反应了
呵呵,但是妈妈却非要让宝宝答应“哎”
第三次,宝宝又看了妈妈一眼,又笑了笑
妈妈也比较“固执”啊,要求宝宝必须回答“哎”,结果把孩子弄得哇哇叫。
为什么看了你,对你笑了,就不能算着正确的反应呢?
回答“哎”是代表孩子有语言,还是真的代表他知道你在喊他呢?
其实,在平常教学中有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只会单一的给孩子发指令,要求孩子单一的服从家长们的单一指令才算是正确的反应
教学中,很多东西都是很活的,当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问家长们为什么要这样,他们总是这样回答:“人家也是这么做的!”
亲爱的家长们,希望你们一定要把“ABA”铭记在心,一定要知道如何掌握,一定要灵活的运用起来
孩子的程度不一样,训练的计划也不一样,不管我们发出什么样的指令,只要孩子有了正确的反应,都要给与正强化
不要要求他只回答你指定的反应,时间长了,又一个机械的、刻板的行为问题出现了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再强调尊重个性发展,这些孩子同样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
所以,如何掌握好孩子的正确的反应,老师,家长们一定要清楚啊
各位家长、老师,你们认同吗?
有何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