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30年的老幼儿园园长给我的三个建议
1. 禁牛奶,糖,饮料;
2. 禁谷类;
3. 关键的年龄:7岁,15岁。
①禁甜食是不要孩子那么躁;
②禁谷类(面食、饼干),禁牛奶是孩子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的。
老园长说,躁,有可能是身体火大内热,躁,就会活跃,就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甜食和牛奶是一定要禁的。谷类,我觉得我们似乎小的时候都不大喜欢吃馒头饺子,什么原因不知,可面包、饼干是超人气食物,怎么禁的久呢?
这是一个很幸运的际遇,我在2007年的3月15日和3月21日,和这位老园长通了两次电话,每次大概会谈差不多近两个小时。
那时我的大蓝5岁,小蓝刚一岁多。当时,我们全家在新加坡已经快两年了,大蓝已经在新加坡的专科医院确诊是中度的自闭症,测试分数36(0-30是正常,30-35是轻度,36-40是中度,40-是重度)。他每天在一间普通的幼稚园(双语)上上午的课,下午去住家附近的早教中心(纯英文)学习两个小时。他一个孩子每个月学费花费近700新币(人民币3500),不包括学校经常的外出活动费用。[他3岁时我带他在国内看儿童康复医生,诊断是有自闭症倾向。其实还分什么呢?有一点也是有,0-30还正常,这一个“倾向”,一年之后大蓝才开始进入治疗。现在想还好我顶住了所有的压力,辞了职一门心思在家“陪”着他,方法也没用错,后来我才知道,一对一的“陪”太重要了。]
因为在普通幼稚园发生太多事情,我电话幼稚园找我在那里做保健医的姐姐,刚好这两次电话是园长接的,她很关心地问了我很多大蓝的问题,她给我的相关建议我到现在还全贴在墙上,我想也发给大家看看,听听大家的意见:
1. 文静(善于表达)的玩伴是最好的选择;没有机会就自己做他的朋友,一定要“陪”;
2. 7岁之前是很关键的语言干扰期,会说话了,孩子可以稳定很长一段时期;
语言的训练就是强化,只有强化,不断地强化。奖励和等待反应时间时的再递奖励一定要能吸引孩子。
稳定情绪很重要,连续3天的好情绪可以换来几个月的稳定。这其实是一个规则的学习过程:答应他的事,一定要做。
例:一定要外出,必须要先完成某事,延长时间一天一天。活动的计划从小到大,一天一周的延,慢慢长到正规生活的大小。
老园长说,这是一个大的循环,之间的每一分钟都不能放过。[说者无心,每分钟,真的很难,我有时很愧疚,我连每天有时也会放放假,是不是耽误了孩子,我这乐天的个性。]
另外,要学会交朋友,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增强自信,学着自我调整。要让孩子学会“简单思维”,对于自己的“与众不同”不要想太多,行为不同所产生的困扰下,怎样可以了解别人更多。要克服:
①自卑。
②观察和正确判断的能力。
③喜欢独处或热情过度
3. 14、5岁青春期孩子需要的是思想的“内驱力”,心灵的沟通是关键的关键;
4. 勤奋的老师是另一个因素。
老师要每时每刻在训练孩子。最好是了解孩子习性的一个人在教室里,挖掘他的潜能。我们做父母的都未必有这样的耐心,又去哪里找这样的老师??[这让我想起海伦和她的老师沙丽,海伦全聋全瞎,沙丽只有很少的视力,她陪海伦读完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