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达RDI融合部6月家长总结摘选
情景教学收益大 钊宇妈妈
在钊宇6月份的训练内容里有一项是图片排序,其中有一组是升国旗,我拿卡片边讲解边示范排列,然后再逐张讲述内容,再打乱顺序,提示步骤让钊宇排列,最后不给予提示让他独立完成。以前也做过5张排序的训练内容,这样的方法反复几次以后,就能够达到独立完成排列的目标。可是这次收效甚微,独立排列时总有一张或两张出错,对错误讲解后,又会有另一张出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呢?
我仔细分析了以前排序的内容,在生活中出现过,或在电视上看过,像消防车灭火的场景,就在电视上看过,还很感兴趣。想到这儿,我又想起了学校门口的国旗。我和钊宇来到旗杆旁边,拿书包当国旗,像卡片上用双手托着,走到旗杆跟前,我一边讲卡片上的内容和步骤,一边和钊宇一起做。虽然没有自己升旗,当他也摸着绳子,看到已经升好的国旗也很开心。行完注目礼,我和钊宇排队走向学校时,他乐得不行,实地演练完以后,又让他排升国旗的卡片,就出现独立正确排列的情形了,虽然不是100%每次都正确,已经是很大进步了。排列中犹豫的时候,提示他,想一想你和妈妈是怎么做的呀?他会很开心地找到下一张卡片。
#p#分页标题#e#六月份总结 董耀辉家长
时间过的真快,一个月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这段时间孩子又有了很大的改变,耀辉从基础部转到了康教部,老师对孩子的要求高了,自然的家长也就应提高自己来配合老师。
很荣欣这个月老师安排我一个任务,让我组织一节家长游戏课,当时我很茫然,不知所措,我只告诉老师说:“我试试看,不敢保证能完成”,因为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根本比知道从何下手,就这样我只把老师布置大作业当一项任务,草草了事,没有思考太多,没有考虑到老师的用意。
时候我仔细想,以前我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按照老师说的,按部就搬,不会变通,只要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师,在遇到这种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原样搬来用,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时,我就不会做了,因为老师没有教啊!其实老师交给我们的都是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们只要根据老师的方法稍微变通一下就行了,可是我却办不到。
通过这次组织游戏,我变得自信了,因为只要开动脑筋,我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教育孩子的方法比以前多了,花样也多了。
#p#分页标题#e#六月份总结 张圆圆妈妈
送走骄阳似火的六月,流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希望。
心理在逐渐成熟,是本月最大的进步吧。心理的负重机构里的每位家长都在亲身经历着,我也如此,圆圆是个轻度脑瘫孩子,作为家长,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压力如影相随,每当看到人家的孩子蹦蹦跳跳唱歌跳舞,心理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在生活中,我会那同龄孩子来要求她,正常孩子能做到的,她也要做到,所以看到的是永远是别人孩子的长处,自己孩子的短处,忽视了自己的孩子生理年龄成长了,而心理年龄和智力却没迟到。这样下来,家长也累,孩子也委屈。其实,我们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用心地呵护、关心和鼓励,哪怕是一次小小的鼓励,也会让她绽放出灿烂如花的笑靥。
现在,心理也慢慢平静下来了,能坦然地去对现实并接受现实,我想,既然成长不了一颗参天大树,那么就做一颗小草吧,小草虽然卑微,但也一样有理想,也一样有追求。生活中尽我们的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轻松、快乐的空间,让他们的童年也充满欢声笑语。
我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圆圆能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能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背着书包走进学校,通过在康达这几个月的训练,我想这个梦已不再遥远,人生的路上有风、有雨、也有坎坷,我会用爱心坚强帮她去面对,我坚信圆圆的明天也一样有掌声和鲜花,也一样会有阳光明媚、碧空万里!
#p#分页标题#e#6月份总结 卢江昊妈妈
时间像水一样在指缝流过,一转眼一个月又过去了,每个月都带给我不少惊奇和感动,孩子更是进步很大,跟三个月前的他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这个月最新奇的是让家长支持一节游戏课,刚开始老师说让我周五主持一节课时,我又紧张又兴奋,紧张怕搞砸了,兴奋自己也能过把老师瘾,我主持玩的是爬爬跳的游戏,在爬行比赛的基础上增加了亲子互动,游戏也不复杂,可真正去主持时,我才一下子感到不容易,秩序方面有些混乱,我努力的维持着,不让这节课砸了,当时天气还没那么热,可是我一直都满头大汗,这节课带给我最深刻感受是老师真不容易,我才一节课,就觉得累,而老师要一天上下里还要保持每节课都精神劲十足的上着,带动家长和孩子们开心,集中注意力,每周五都有一个家长来主持一节,有的游戏很惊奇好玩,当孩子们第一次玩时注意力也较好,乱跑乱动的都没有了,我甚至都有些期待家长游戏课了,通过家长的游戏课,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开发出了新游戏,在老师的点评下知道与孩子互动时要注意的细节,真的是益处多多。
最让我感动的是孩子的进步,老师根据他之前的程度制定了他6月份的目标,有回答xx在哪里,执行简单指令、传送物品、礼貌用语运用、表达情景,经过这一个月的练习,孩子都达标了,在家像个小大人一样,我择菜、指挥他给我搬凳子,倒水,指挥他拿杯子盛饭,指挥他把碗拿过来,真的感觉他又听话又乖,在礼貌用语方面,开始都是跟着仿说的,直接让他去说“阿姨好、阿姨再见”,后来老师在课堂上指点,联系后,让我间接提醒地去说“给阿姨问个好、阿姨再见”,孩子也能反应过来,去说阿姨好和再见,孩子会这样运用后,老师又指点说再见不要提醒地说,你摆手,让他看动作说,我就试了,对孩子说我们走了,然后摆摆手,经过练习,孩子能反应过来说xx再见,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多说多练习,在学校,在家里,在路上,买东西时,只要有机会,都让孩子去练习,孩子都5岁了,有时候去说的时候表现不太好,我都觉得丢脸,可又一想,如果现在不练好,以后丢的脸更大,丢脸就丢脸吧,我非得把你训练到给我争气那一天,表达情景的时候练习跟礼貌用语练习差不多,不管在哪看到一些简单的情景,都提醒他去看去表达,现在一些简单的情景,孩子都知道自己去说了,我喝水、我洗手、弟弟哭了、阿姨喝水、阿姨写字等。
通过孩子这一个月的练习,让我更意识到家庭训练的重要,像礼貌用语和表达情景,一定要让孩子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多说、多看多表达,仅仅依靠课堂是不行的,在练习中要认真观察孩子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跟老师反应沟通,以上就是这个月以来我的感受,笔写出来的知识一部分,还有很多点点滴滴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让他进步,谢谢康达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p#分页标题#e#6月学习总结 小贝妈妈
冬天银装素裹的印象还没有从记忆里消退,无情的酷暑却已经到了,在孩子康复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这点炎炎烈日的煎熬又算得了什么。
这个月我感觉收获特别多,我有幸组织了一次家长示范课,以前没有任何经验,我甚至跟人说话都会脸红,当老师交给我这个任务时,说实话我当时真的很想推掉,但是这也是自己学习的一次机会,于是硬着头皮答应了,回去,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但是,都觉得不适合,我们不能把别人的游戏照搬过来,要考虑我们孩子的程度,设计适合我们孩子的游戏。
针对我们的孩子普遍存在做事紧迫感不足的缺点,我想选一个节奏快一点的游戏,那就选择接力赛吧,可是内容呢?我们做过拍墙、搭积木、运粮等比赛,我想再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我看到楼下有人用粮食让孩子玩沙滩的游戏,孩子们玩的都很投入,但是用粮食不太现实,用沙子呢?沙子如果搬到了地板上,孩子走上去会容易摔跤,万一不小心弄到眼睛里就更糟了,一次给小贝洗脸的时候,看到小贝欢快的拨弄盆里的水时,我茅塞顿开,孩子们一般都喜欢玩水,我们就用水当道具,让孩子们比赛运水,用杯子舀水晕倒对面,自己再将水倒进对应的饮料瓶中,比比最后哪个组饮料瓶中的水多。
我把想法跟玉平老师进行了沟通,并讨论了几个细节,她说帮我准备道具,接下来等待的那几天,我每天都在琢磨上课时应该讲些什么,怎么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怎么把时间安排满,星期五到了,当我站在那么多孩子和家长面前时,我感觉脑子里突然间变得一片空白,竟然拿起事先写好的教案念了起来。
要上课了,有人提出两个饮料瓶的瓶口太小孩子们可能倒不进去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孩子们先练习了一下,没想到大部分孩子都能自行将杯子里的水倒进瓶中,极个别的也能在家长的辅助下完成,于是正式比赛开始了,两组比赛在紧锣密鼓中进行,我发现有的孩子到最后舀水时,盆里水少了,还会把盆子抬起来一边再舀,有很多孩子倒水时,会左手扶着饮料瓶右手缓缓的把水倒进去,注意力相当集中,这节课上的怎么样?我在孩子们的笑容中已经得到了答案。
小贝在这个月中认知、理解、感知、生活自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对人物的辨认;个训室里的许多老师不管是走在路上还是在茶水间碰到的,他们总是会主动跟小贝打招呼,“小贝,叫我”,小贝刚开始用手指着老师,好像在思考,停顿一会儿,大声说出老师的名字,“广琴”,逐渐小贝的思考时间越来越短,声音也越来越亮了。
语言中人物的转换;“小贝,我爱你”,我经常会在家或路上对小贝突然来这么一句,在他要机械重复之前,立即给他一个手势提示“妈妈,我爱你”,现在每次下专项课时,我们去跟老师告别,玉平老师说“小贝再见”,不用提示小贝,小贝就会马上回答“玉平再见”。
感统方面;小贝不管是拍球、推球还是抛球都比原来有了很大的进步,持续性也得到提高。
写字控笔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两点连线,沿点画直线都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对写字的抵触情绪也有了明显好转。
生活自理方面,小贝小便自理的问题早就已经解决,但是大便自理一直让我们很头疼,老师玩到憋不住了,随地解决,有时候正在床上玩,会突然穿鞋子,还说着拉baba,然后自己跑到厕所蹲下,完事还冲我喊“卫生纸”或“拉完了”。
每次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我都有一种想欢呼的冲动,非常感谢康达的老师们位孩子付出那么多的心血,虽然这条路注定不满荆棘,有你们的帮助和鼓励,我有信心一直走下去,让我们的小星星一样放出耀眼的光芒。
#p#分页标题#e#我当了一回老师 彬彬爷爷
进入6月份,康教部教学模式内容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创新,始终贯穿把家长培训成为老师作为教学的理念,提高家长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掌握训练技能,从真挚的爱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引导、帮助每一个孩子进步成长,6月25日,我有幸在认知游戏课上当了一回老师,在短短的一节课中,真正体会到当一名老师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去思考,去摸索教学的新内容,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素质训练方法的灵活性、反应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等技能,下面是我当老师的教课内容和方法感受。
游戏一,《大风吹》家长孩子去互动学习,游戏过程,手拉手、拉圈圈指导着说,大风吹,家长配合回应说,吹什么?指导者发出指令家长重复这个指令,例:指令,圆妈妈转一圈,孩子听到指令后做出反应,完成这个动作,重复手拉手、拉圈圈,可利用孩子的五官,男孩、女孩、衣服、教室空间物品等,通过游戏互动让孩子高兴开心,使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
游戏中应注意的问题,1、指令要简单明了、准确,不加修饰语;2、指令声音要大,同样家长配合声音也要大,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3、指令前后的一致性,有助于孩子理解你的指令;4、尽可能减少辅助、学会等待、以便孩子养成依赖性;5、在孩子做出反应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增加孩子下一次配合你的主动意识。
游戏二,《小孩小孩真爱玩》两人以上(家长和孩子)也适合不同环境人物、家庭等可根据环境情况随时、随地、随机的进行,我所掌握的方法,找准孩子的切入点加以引导,提高孩子的兴趣,利用强化物引导或家长拍手,用不同的声音、示范性的做《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头、摸摸脚、摸摸自己的小屁屁、摸一下门跑回来,同时动作要夸张,表情有喜、有怒或将他最喜欢的一个动作做错,激发他的能力主动意识,吸引注意力,家长要及时观察孩子,看他是否被你的声音、动作、表情所吸引能否注视你,慢慢让他介入游戏中来,李勇游戏互动逐步延伸游戏内容,如:让孩子拍一下球,锻炼他的视觉寻视能力,指一指常见物品,跑回来等等插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