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组织学习活动原则
孤独症儿童不能像同龄的其他儿童一样自然地学会东西,他们需要特别的指导,需要提供系统的训练,学习应该循序渐进,学习材料的呈现应该使儿童学习的进度与其发展相适应。
为了进行系统的训练,运用有助于学习的适当原则和技能十分必要,具体的组织原则如下:
1.让儿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教材的组织和教法要有助于儿童获得正确答案,在必要时提供一些线索,要让儿童始动阶段就获得成功,儿童反抗后服从了也要给予鼓励。
2.及时强化正确的反应:当儿童能完成学习的要求时强化应该及时和清楚,还应该是儿童能感触到的,如提供喜爱的纪念品、食物,或者口头鼓励,但注意他们不愿接受敷衍式的奖励。
3.在多种多样的背景和关系中教相同的概念:孤独症儿童对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一个概念时必须在不同的地点把概念呈现的不同形态告诉他,例如教“杯子”这个概念,就要让孩子在不同的地点去认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材质的各式各样的杯子,然后慢慢地使他能了解:凡是用来盛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具都可以叫杯子。教学要注重生活化、功能化及实用化。
4.提供必要的辅助和示范:在动手做事和完成连贯的动作方面,孤独症儿童有很大的困难,常显得笨手笨脚,因此他们经常失败,‘从而变得退缩,不肯参与,没有自信。如果我们耐心地给他们帮助,做给他们看,为他们提供模仿的范例,并能手把手地教他们,,这样他们就不仅能学会某些技能,而且会逐渐使他们有信心再去做事。
5.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1)愉快的气氛。
(2)老师的热情及感染力。
(3)成功的强化和对成功的满足。
(4)教材呈现方式的变化。
(5)互动及让儿童主动选择。
总之,学习的组织中首要原则是愉快,心情好才能办事是孤独症学习的必要条件,其次才是提供视觉、听觉支持手段和强化练习等,因学习本身对孤独症来说是枯燥的、繁琐的、不实用的苦差事,因此在组织环节要下功夫,否则即使学习也不能真正进步。
内容、手段、方法、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要适应孤独症的个别需要,他们才能比较顺利地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