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把握训练要点是自闭症康复的“重头戏”
导读:孤独症目前在医学界缺乏有效地药物治疗方式,大多数家长都选择专业的康复训练来帮助患儿恢复某些身体机能,以希望星儿能够早日回归社会,融入自然。但是,据孤独症康复专家张桂娥教授介绍,在孤独症康复训练中,需要把握好几个要点,早做功课,事先了解,才能真正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自然中快乐学习星儿才是最快乐的
教会星儿玩儿
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认识和了解世界,通过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慢慢了解该怎样与人交流。但是这些简单的小游戏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讲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老师或者父母首先要通过观察和动手来提示孩子怎样去游戏,可以坐在地板上推玩具汽车开始,逐步引导你的孩子照着你的样子去做。如果孩子模仿你,就马上强化他的行为。如果他过了一段时间并没有学你,立即手把手教他像你那么做,而非仅仅在告诉他应该这样做,然后马上强化他的行为。在开始阶段,尽量想出的新方法去玩孩子喜爱的玩具,以便让孩子有参与的动机和兴趣。然后根据孩子学习的情况逐步地扩大游戏的内容,增强患儿的游戏能力和技巧。
模仿是一项基础技能
没有模仿能力将会导致孩子学习社交技巧和沟通困难。模仿是自闭症儿童必须学会的最基本的技巧,训练孩子模仿能力通常可以从模仿粗大动作开始,如鼓掌、跺脚、举手等等,也可以借助音乐的律动来帮助孩子训练模仿能力,比如教儿歌等来配合教导简单的动作模仿技能。当孩子变得非常熟练以后,再逐渐增加难度。
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普通的小朋友可能会在很小就会观察周围人的表情,领会父母的眼神或者肢体语言,但是孤独症儿童却在这方面严重落后于普通的孩子。老师或者父母在训练中需要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情训练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比如让孩子搬凳子时不直接表达出来而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等。
社交技巧是康复训练中的重点问题与最终目的
对孤独症孩子进行一切训练的最终目的都是让患儿尽早的融入社会,回归自然,而这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孩子掌握社会交往技巧。孤独症儿童由于其特殊的思维方式导致其社会交往的障碍,缺乏沟通,行为、和认知能力。作为父母,需要客观的对待孩子的问题,在生活中需要利用一切生活细节来训练还得交往能力,上学主动和老师同学打招呼,乘公交自己投币,超市购物自己付钱,这些虽然只是小细节,但对于患儿的交往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此外,张教授还分析道,孤独症孩子的训练,还是要在自然中进行,让患儿感受到快乐与轻松,只有在自然中学到的技能才能真正的转化为患儿的自身能力,促进孩子的康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