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研究
【论文分类】心理学
【论文网络来源】http://www.csscipaper.com/B4
【期刊期数】2008年03期
【论文期刊来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4期第122~125页
自闭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自闭症患者的自伤行为有别于普通意义的自伤,有其独特的含义。在StaciC. Martin,PamelaL. Wolters和AnnC. M. Smith的研究中,他们把自闭症自伤行为分为11种,分别是:打自己、咬自己、用自己身体撞击地面或物体、把手指伸入除嘴以外的身体开口处、撕扯头发或皮肤、抓自己、拔头发、用物体打自己、戳眼睛、拔下手脚趾指甲、拔牙。其中,打自己和咬自己的发生率最高,这两项发生率分别是93%和80%。[3]
自伤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行为特点之一,了解自伤对研究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习惯与认知方式有很大帮助。
通过对三例自闭症儿童与一例ADHD儿童案例的对比分析,探寻引发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原因与行为表现特征。
讨论与分析
(一)需要得不到满足是导致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主要原因
1939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ohn Dollard和Neil Mellor在《挫折和攻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挫折攻击”假说。他们认为,当个体遇到挫折时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本文参照案例案主当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攻击行为就验证了“挫折攻击”假说。用这一理论解释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即可得出“挫折导致自伤”的合理解释。从自闭症的案例分析中可知,案例Ⅱ案主在搭积木比赛中输了就打自己头的行为,案例Ⅲ案主在不想完成任务后出现的自伤行为都可以说明,自闭症儿童的愿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引发其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据笔者在调研中的观察,很多自闭症儿童在被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时,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自伤行为。这一点与一般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相似性。
(二)不合理强化是导致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又一原因
案例分析显示,不合理强化是导致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又一原因。以案例Ⅰ案主的撞头行为为例。根据案主母亲的反映,案主在出现用头碰墙的自伤行为之前,是他先不小心把头碰在墙上。一般孩子,头被碰疼了一般会用语言向大人表达自己的痛苦,使自己的痛苦得以合理宣泄。然而,自闭症儿童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当头碰墙时,无法像一般儿童那样合理排泄心中的消极情绪,继而用头碰墙来宣泄心中的不满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推测,自闭症儿童因为认知发展上的迟滞,使他们无法建立“头碰墙—疼痛”的联系,选择自伤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情绪是可能的。由此我们得出,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一开始很可能只是一个无意间的动作,但是由于家长过分的关注与干预(不合理强化),最终导致了自伤行为频率提高,程度加重,发展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自伤行为。对此,调研中很多家长表示,消除这些自伤行为,最好的办法是不过于关注它。
(三)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多于攻击性行为
笔者的观察与家长的反映得出,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多于攻击性行为,而参照案例中案主的攻击行为却多于自伤行为。可以设想,当自闭症儿童想要通过行为表达自我不满情绪或要求时,更倾向于使用一种向内的方式,即自伤。关于自闭症儿童为什么会出现自伤行为多于攻击性行为,除了其认知和感觉统合上的迟滞,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关于这一点我们目前还没有合理的解释,它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四)矫正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方法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笔者总结出几种矫正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方法。第一,消退法。这适用于自伤行为刚开始出现时候的儿童。自伤行为出现也许是无意的,只要家长采取有意忽略的态度,过一段时间这种行为可能就会消退。第二,强化法。当自闭症儿童愿望得不到满足而出现自伤行为时,如果家长心软,满足患儿的愿望,就会助长其自伤行为,自伤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反之,如果家长注重奖励孩子愿望得不到实现过程中的努力,就很可能会降低自伤行为发生的频率。第三,惩罚法。当孩子出现自伤时,通过适当的惩罚可以减轻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由于,自闭症儿童在沟通上有障碍,合理的惩罚是有效的。不过使用惩罚的方法一定要得当,否则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强化自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