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自理能力怎么看待
孤独症儿童的自理能力是一个大问题,他们有很多的基本自理能力没有具备的。与正常儿童不同,孤独症儿童基本的生活能力很难随着年龄而增长,需要积极的教育训练来协助。
很多孤独症儿童都会有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者是大小便行为奇异(不去厕所,不蹲厕所,尿频,脱光衣服大小便,便秘等),或者睡觉太少,不能关灯睡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仅给其家庭带来很多抚养上的负荷,更使得家长因此对孩子的所有能力都估计过低,对孩子的未来感到绝望,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面对这类问题,家长首先要从自己一方寻找原因。
(1)不是他不会,而是没有教:在我们与孤独症儿童的母亲进行第一次咨询访谈时,当向她们问及孩子的生活能力时,有时会听到母亲这样回答:“我从来都没有让他自己做过,总想着他是个有病的孩子。”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又常听到母亲们这样感叹:“原来不是他不会,而是我们没有教!"
(2)不是教不会,而是没教对:有的家长也曾试图教孩子吃饭、穿衣、如厕,但由于不成功,就得出结论:“我这孩子就这样了,根本教不会。”实际上往往由于教的方法不对。也有的家长总把眼睛盯在孩子的学习能力教育上,花很大的气力教识数,认颜色,比大小,却忽视了孩子吃饭时还要人喂、不会自己穿衣服等问题。实际上,生活能力和习惯的训练与辅导,应比其他的课业内容先行,而且由于成效显而易见,也有助于家长树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