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需遵循几项原则
导语: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自闭症儿童在目前主要依靠专业的康复训练来进行治疗与恢复,那么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老师或者家长就需要讲求方法与技巧,遵循相应的原则,以更好的促进星儿的康复与发展。
星儿的问题行为需引起重视
整体重点切入原则
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行为问题应有长期全面性的了解,把握重点并选择影响最大或危险性高的问题优先处理。如在教室内,可能就以让孩子能安静坐下来为优先处理的事项。
优先处理及预告原则
自闭儿通常有固执行为,预先处理孩子在某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不当行为,可使问题较易解决,并避免孩子产生较严重的行为,这就是优先处理原则。在做某事前,如果先传达讯息告知孩子要做什么,能减低孩子的反抗性,这就是预告原则。如外出都走同样的路,要走另外一条,就先告诉孩子。父母于平日即可训练孩子,经过提醒,说到做到,以后养成习惯就能产生效果。
渐进原则
孩子的不当行为多是长期累积养成的,为消除其行为问题,应制订阶段性的目标,慢慢减少不适当行为。如孩子每天尖叫 20 次,慢慢使他减为 15 次、 10 次 、5 次而至行为消除。
介入原则
较难处理的行为可用此原则。简言之,就是与孩子做同样的动作。但是这样的行为原则要把握好技巧,家长或老师参与的目的是为了逐渐引导患儿远离这些问题行为,比如孩子老是转圈,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块儿转,慢慢的让孩子听指令转圈,最后逐渐控制孩子转圈的数量与次数。
替代行为范本行为原则
父母常禁止孩子不能做什么,却没有告诉他可做什么,这可做的行为就是替代性的行为,是一新的行为。父母也应提供范本行为,告诉孩子怎样做是正确的,引导患儿用正确的行为替代问题行为。
一致原则
奖惩分明、家长和家人务必做到态度一致、前后一贯。如果标准不一,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更加分不清是非对错,这样对星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环境控制原则
家庭和学校应提供孩子安定、和谐的环境,平等友爱,尽量避免出现争吵、喧嚣的现象,以减少孩子的不安和焦虑。
自闭症康复专家张桂娥教授提醒大家,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训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生活细节,这样在自然中取得的进步才能更好地转化为孩子自身的能力,促进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