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特殊儿童如厕
多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复杂的上厕所行为,对于孤独症或智力低下的儿童来说并不简单。在日常生活的各项内容中,最令家长苦恼的恐怕就是大小便不能自理了。特殊儿童能否独立完成在厕所大小便的过程,不仅关系到减轻父母及陪伴人员的护理负担,更是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基础环节。
训练的目标不仅是排便或排尿,而应是从有便感到便后处理的一连串行为的完成和联结。包括的环节有感知与传达:有便感、将便感表现出来、将便感传达给他人;选择场所:熟悉的场所及不熟悉的场所、等待进入厕所后再排便;便前与便后的处理:排泄前脱裤子,便后使用手纸、穿好裤子、冲侧、洗手、出来。
只有当一个孤独症或智力低下的儿童在以上环节中都能顺利进行时,才可以说他已经养成了良好、规范的如厕习惯。我们要训练特殊儿童的如厕行为首先应该对照以上环节找出问题所在,找到了问题,也就找到了训练的着眼点,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训练时要把握以下原则:细心观察、及时提醒、辅助到位、持之以恒。
细心观察:观察孩子在排泄之前通常会有哪一种或几种表现,必要时记录下来,并让孩子身边的人都要了解。观察孩子时要尽量做到漫不经心,不要给孩子一个受到监视的感觉,否则会增加排泄前的紧张感,给训练增加难度。
及时提醒:一旦发现孩子的便感表现行为,及时提醒他“上厕所”。注意说话时要平静,不要流露出紧张的情绪。
辅助到位:如果发现孩子不知道厕所在哪里,或者是他虽然知道却没有表现出要去的样子,在提醒上厕所的同时用手指出厕所的位置;如果看到孩子还没有反应,就应带领他走到厕所,同时夸奖他“真棒!”。辅助几次后,要观察孩子是否有独立反应的能力,逐步降低辅助。
持之以恒: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如果孩子仍没有明显的进步,也不要放弃,坚信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孩子身边的人不能采取一致的态度,所以全家人共同参与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或者在训练初期确定一个人专门负责训练。
值得提醒的是:家长注意当孩子做出正确反应时,要夸奖孩子。这种夸奖是及时的、发自内心的。而家长常常是当孩子做对时,表情默然,还不停的追加要求“快点儿”,这样无法使孩子提体验到成就感。
扫码下载家机构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