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星儿自发性语言发展有效策略
自发性语言发展一直是ASD孩子的家长最关注的范畴,而专家提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常见问题包括:
1. 社交 (会不会利用语言)、
2. 语言 (有无合适语言)、
3. 行为 (因为不会表达而出现的行为)。
专家反复强调:沟通不等于说话,就是说孩子就算能够说话,但是如果无法沟通,也没办法与环境互动、发展出其他技能、有好的社交、甚至无法实现更大的独立生活。
语言是一个行为,语言行为VB主要通过一个人(听众)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大多数语言行为是通过社会强化来维持的。沟通不等于说话,但是可以通过说话。VB的形式包括:
1. 手语
2. 动作
3. 指物
4. 口语
5. 书写
6. 打字
7. PECS 图片交换系统。
专家重申,在自闭症孩子还没有发展出口语的时候,使用替代言语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的口语操作:
1. Echoic 重复他人的说话
2. Mand 要求
3. Tact 命名
4. Intraverbal 语言交流
1. 由于重复他人说话(Echoic)的功能是模仿,因此非常重要。另一方面,ASD孩子缺乏模仿能力,因此影响语言学习。如果孩子一直无法发展出这个技能,继续学习余下的口语操作基本上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在这个情况下可以考虑从语言模仿改成动作模仿。当孩子已经熟练重复语言,训练员就可以接着教其他的口语操作。
2. Mand (要求)被学习动机所控制,训练员需要知道孩子在此时此刻需要什么,要不然要求会变成命名。Mand是非常重要,因为可以帮助个体拥有操控环境的能力,同时创造更多社交互动的机会。
3. Tact (命名)是由一些非语言的刺激物所引发的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孩子不执行,训练员需要考虑孩子是不会做(can't do)还是不想做(won't do)。在实施命名教学的时候,应该先从孩子喜欢的物品开始,然后是日用品,再拓展到动词、特征、功能、分类等等。
4. Intraverbal (语言交流)是被其他语言刺激引发的语言行为,专家提出忠告:千万别在孩子未能掌握足够的词汇下过早开展,否则会出现机械性反应。有研究指出,孩子需要掌握最少300个词才适合开始语言交流,否则会出现"死记硬背"的反应,家长需要切记了!
如何教导自发性语言?
自发性语言的定义是孩子有能力在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提出要求。有两点决定教学成败的就是:
1. 强化物 - 提高行为将来再次出现的反应,也是个过程。强化物分正强化与负强化两种,从教育结果来考虑,必须使用正强化才可以让孩子明白训练员喜欢什么。另外,强化物分无条件和有条件的。
2. 动机 - 某个特定时刻出现又改变强化物价值的,动机操作分建立型操作(Establishing Operations EO)和消减型操作(Abolishing Operations AO),训练员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孩子的参与操控动机,直接影响训练结果。除了动机,还可以通过自然(Natural)或预先安排(Contrived)的机会让孩子加以练习。
在精彩的讲课后,我有机会继续与专家交流,就国内一些情况专家也加以耐心地回答,在这里也分享一下。
问:在实施ABA的过程中会使用提示吗?我发现一些在外面机构做训练(特别是语训)的学员,有好多机械化的反应,如一摸着下巴就发声,要不然不会,那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个情况叫提示依赖(Prompt Dependency),一般是手法和技巧上出现的问题,可以加以调整。
问:一般都说ABA需要每周40小时的训练,不知道你在美国的经验?自闭症孩子一般存在复杂的发展性问题,ABA训练的目标也会有针对那些方面吗?
答:美国的孩子一般有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带过来训练员都会实施。训练时数方面,一周个40小时的训练在香港费用太高,一般不会考虑。在美国,学前孩子可以达到,学龄孩子最多一周25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