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老师

孤独症儿童对人物面部表情识别特征及情绪归因特点

作者: 更新时间:2011-08-1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1.研究目的: 孤独症(autism)是指与人交往或互动反应质的缺损、表达能力质的障碍、狭隘而局限的兴趣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特点的行为疾病,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范畴,和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 Syndrome,AS)、广泛性发育障碍未分类型(PDD—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共同位于一个连续谱上,有关诊断体系倾向使用孤独症谱系障碍一称。

         目前认为,该症的核心缺陷为社会交往缺陷和心灵理论(theory of mind,Tom)能力缺陷。社会交往中有大量的信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传递,提取和正确解读这些信息是个体调整自身行为、进行有效社会交流的重要基础。在非言语信息中,面部表情是他人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人们往往根据面部表情就可以快速判断他人的内在情绪状态。孤独症面部表情识别异常,早期缺乏情绪共鸣、目光注视、共同注意、分享注意等影响其相关技能的学习和经验累计;此后形成异于常人的加工策略:表现为关注嘴、耳等非特征区域,以局部特征为主,缺乏整体信息的整合分析能力。目前相关研究报道不一,研究材料、表情识别任务的设计、对照匹配方式是可能影响因素。心灵理论解释了孤独症情感沟通障碍这一特征,少数孤独症能通过测查心灵理论能力的错误信念任务,那心灵理论能力和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有何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另外,面部表情识别有其独立的神经机制。孤独症镜像神经元系统、杏仁核、梭状回面孔识别区、颞上沟区发育及功能异常是其表情识别异常的重要生物基础。目前面部表情的异常识别如何影响孤独症的社交能力仍不清楚。 鉴于此,本研究拟以真实人物静态面部表情图片为工具,研究孤独症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和情绪归因能力,以探究面部表情识别异常与社交障碍的可能关系。

         2.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孤独症组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确诊的典型孤独症儿童19例(男17例、女2例),年龄9.0±1.8岁。所有儿童均入读主流学校、未接受面部表情识别相关训练。
 
        2.1.2正常对照组以性别、年龄配对,来自广州市某小学健康儿童21例(男19例、女2例),年龄9.7±1.8岁

        2.13两组儿童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儿童性别(P=0.916)、年龄(P=0.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研究方法:

       1)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用于正常儿童的筛选。

       2)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ConnersRatingScale)(教师问卷TeacherRatingScale,TRS)用于正常儿童的筛选。

      3)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ntismbehaviorchecklist,ABC)评估孤独症儿童的症状严重程度。

       4)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SocialAdaptiveChecklist,SAC)评估孤独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5)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ChinaWechslerIntelligenceScaleforChildren—Revised,WISC—CR)测试被试儿童的智商水平。

      6)静态人物面部表情图片测试被试儿童的面部表情识认与情绪归因能力。

       7)小兔的蜡笔(Thecrayonofrabbit)测试被试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

     2.3实验结果的处理所有数据输入MicrosoftExcel2003,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两组儿童面部表情识认及情绪归因得分比较

      1)除害怕表情命名得分外,余所有表情配对及表情命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孤独症组得分低于对照组。

      2)除害怕目标归因得分外,余所有情绪归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孤独症组得分低于对照组。

      3)各情绪归因总分比较,对照组儿童命名归因>配对归因=目标归因(P<0.013),孤独症组儿童各归因总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

      4)组内各表情识认和情绪归因得分两两比较,孤独症组开心和中性、讨厌、吃惊表情命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对照组开心和中性、生气、害怕、吃惊表情配对得分,伤心和害怕表情命名得分,中性和生气、害怕、开心表情命名得分,害怕和开心、讨厌、吃惊及开心与讨厌表情命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害怕和伤心、开心配对归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伤心和害怕、中性和开心,以及害怕和生气、讨厌、吃惊、开心目标归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2小兔的蜡笔孤独症组通过率为15.82%,对照组通过率为86.40%,两组儿童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3通过“小兔的蜡笔”任务的两组儿童面部表情识认及情绪归因得分比较

       1)开心表情配对得分,及伤心、中性、生气表情命名得分和表情命名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症组得分低于对照组。余表情识认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配对归因中伤心、生气、讨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命名归因中伤心、生气、害怕、讨厌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归因中生气、讨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症组得分低于对照组。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4语言水平、智力对两组儿童面部表情识认及情绪归因得分的影响

       3.4.1以协方差分析两组儿童各表情识认和情绪归因得分,控制语言智商的影响:

       1)两组各表情配对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生气、讨厌表情命名得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表情命名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两组除害怕、吃惊配对归因及目标归因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配对归因及目标归因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害怕命名归因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命名归因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2以协方差分析两组儿童各表情识认和情绪归因得分,控制总智商的影响:

         1)两组各表情配对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心、中性、生气、讨厌表情命名得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表情命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除害怕及吃惊各情绪归因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p#分页标题#e#余表情情绪归因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3各表情识认及情绪归因得分与智商的关系:
 
        1)孤独症组中性表情配对与PIQ、FIQ成正相关关系(P<0.05),开心、吃惊表情配对及表情配对总分均与VIQ、FIQ成正相关关系(P<0.05),余无相关关系;对照组讨厌表情配对得分及总分与PIQ成正相关关系(P<0.05),余表情配对得分及与智商无相关关系。

        2)孤独症组中性与生气表情命名得分与VIQ成正相关关系(P<0.05),对照组生气表情命名得分与VIQ成负相关关系(P<0.05),余均无相关关系。

         3)孤独症组伤心、开心配对归因得分及总分与VIQ、FIQ成正相关关系(P<0.05),吃惊配对归因得分与FIQ成正相关关系(P<0.05),余均无相关关系;对照组各配对归因得分及总分与智商无相关关系。

        4)孤独症组中性命名归因得分与VIQ成正相关关系(P<0.05),余无相关关系;对照组各命名归因得分及总分与智商无相关关系。
 
        5)孤独症组伤心目标归因得分及总分与VIQ、FIQ成正相关关系(P<0.05),开心目标归因得分与VIQ成正相关关系(P<0.05),余无相关关系;对照组各目标归因得分及总分与智商无相关关系。

       3.5两组儿童面部表情识认及情绪归因得分相关因素分析

        1)孤独症组各表情配对得分及总分与适应行为评分、ABC评分均无相关关系;生气表情命名得分与认知因子得分成正相关关系(P<0.05),生气、吃惊表情命名得分及总分与ABC评分成负相关关系(P<0.05),余表情命名得分与适应行为及ABC评分无相关关系。

       2)孤独症组中性、讨厌归因得分及伤心目标归因得分与ABC评分成负相关关系(P<0.05),余表情的情绪归因得分及总分与适应行为和ABC评分均无相关关系。

       3)孤独症组生气表情配对得分及吃惊表情命名得分与年龄成正相关关系(P<0.05),两组吃惊表情命名得分与年龄成正相关关系(P<0.05),余表情识认得分及总分与年龄无相关关系。

      4.结论:

     1)孤独症面部表情识认和情绪归因能力低下,识别发展模式与正常儿童不同,以“非情感”方式识别情绪。高级情绪能力缺陷是面部表情识别无异常的孤独症表现社交障碍的可能原因。

     2)孤独症存在心灵理论能力缺陷,其心灵理论能力与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3)语言水平和智力不影响孤独症情绪体验,孤独症的情绪理解能力主要受心理推测能力影响。

    4)孤独症生活独立能力与智力、症状严重程度有关,症状严重程度影响孤独症情绪体验的积累,儿童适应行为缺乏合适的孤独症社交情绪评定条目。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识别 孤独症情绪 自闭症 孤独症 孤独症儿童
上一篇:关于孤独症儿童情绪问题的个案分析
下一篇:自闭症孩子康复九要素及日常评测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巧用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做训练
  • RDI初级游戏四则(有具体的操作方法)
  • 一个自闭症儿童的个案分析
  • 浅谈自闭儿的沟通技巧
  • 如何培养自闭症儿童具备家庭生活自理的能力
  • 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 孤独症儿童感受“爱在春天里”
  • 天使脸庞下的一颗“孤独”之心
  • 如何解决自闭症儿童“变脸”问题
  • 脑瘫儿童康复个案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