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雨培训记录读后感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康教部 段媛
在看完“总结田惠萍老师的讲座”之后,让我立刻想到的就是我们学校一直提倡的“自然训练法”,田惠萍老师也讲到社会交往规则及使用社会交往工具(语言、动作及表情)的重要性,也聚了非常贴切的例子,如:一个孩子在三岁时脱掉裤子后再入厕所,在别人看来还能接受,但到十三岁了还这样,别人还能接受吗?对于类似这样的问题,相信在大龄孤独症儿童身上还会出现很多,从而也给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老师提了个醒,对于这些社会交往规则的问题要从年龄小就开始严格的去要求, 这样才会避免长大后的很多不便。
但对于IEP及STP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补短教育及取长教育),我个人有点迷惑,田老师讲了取长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孩子的兴趣着手训练,以孩子会的内容往下延伸,那么,他不会的内容呢?在之前我们的示范课上,我也学到了很多训练方法,也可以说这样的方式把“补短教育”及“取长教育”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也就是张主任在黑板上写的两行字:会的→目标→会的→目标→下课;切入→自信→成功→自信→主动希望。对于这样的训练方式我个人觉得是完美的,也可能我理解错了田老师所表达的意思。
对于田老师提出的重视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规则及使用社会交往工具,个人觉得是应该非常值得家长及老师所重视的问题,在网上发帖的时候看到这样一篇帖子,帖子的主题是《十岁的儿子》,是一位家长写的,说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而且成绩也不错,但是最近在上课的过程中,总是出现怪叫,老师管他,他却说要杀了老师。从家长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在教室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正是因为在教室老师对他的关注太少,而在家里所有的人都是围绕他一个在转,为了表示他内心的不满,他就开始在教室捣乱,乱叫。正是因为他不懂得这样的社会规则,不是他到哪里所有人都得围着他转,才会使得现在让学校给开除了。
在田老师的讲座中可以看出她的很多理念都和我们张主任的理念不谋而合,比如:“自然训练法”,我们所使用的“ABA”等。正因为有了同样的教学理念,才使我们在训练过程中有了更系统更有效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