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温柔的坚持,就是你和你孩子的希望

作者:江婉平 更新时间:2009-02-04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孤独症者有着严重的社交障碍,他们不知道与这个社会沟通。所以当他们有异常的行为,甚至是攻击性行为的时候,说明他们正遭遇着表达不顺畅。

    老师哭了,家长哭了,我也哭了

    温柔的坚持,就是你和你孩子的希望

  这是让人温暖而又百感交集的一堂课

  坚持是一种品质,加上“温柔”,则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力量

  近日,国内孤独症权威王秀卿主任来到常州“蓝精灵儿童智能开发中心”,为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作培训,以便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帮助自己的孩子。

  在这堂专为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准备的培训课上,老师流泪了,家长流泪了,记者也落下了眼泪。

  王主任说,面对这些无辜的孩子,家长要学会很重要的一点——温柔的坚持。

  “孤独症和感冒一样,都是身体的疾病。”“当孤独症患者有攻击性行为时,说明他们表达不顺畅。”

  “如果你不理解我们,请你不要帮助我们!”这是一位日本的成年孤独症患者说过的话。孤独症是一种目前医学上还无法解释其发病原因,并且不可能通过治疗后消除的病症。

  “孤独症就是一种病”,王主任说,“没有人会不断地问医生,我为什么感冒了,我为什么会打喷嚏?可是却有许多家长会一直追问,为什么他会尿裤子,为什么他会斜眼睛,为什么他不会说话?”而这些,都是孤独症患者最常见的病症。而在王主任十几年的临床研究中,她发现,很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有进步,就梦想着有一天他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结果到头来心理严重受挫。

  “为什么他会尿裤子,为什么他会斜眼睛,为什么他不会说话?”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王主任总会不厌其烦地解释,“孤独症者有着严重的社交障碍,他们不知道与这个社会沟通。所以当他们有异常的行为,甚至是攻击性行为的时候,说明他们正遭遇着表达不顺畅。”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线,是孩子的左膀右臂。”

  “其实我要的不多,我只要让你知道我是你的妈妈……”这首辽宁一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写的诗,“蓝精灵”的负责人蔡莉轻易不敢读,因为每次读出来她都会控制不住地流泪。这次当着北京来的王主任和广大家长的面,看着投影仪上一行行的字,她还是犹豫了,最后有人建议大家一起高声朗读,康复中心不大的教室响彻着家长和老师们饱含情意的诵读,蔡莉还是忍不住落泪了,而台底下的王主任,孩子们的家长和老师,包括笔者,都默默地擦起了眼泪。

  王主任给大家举了个例子:在青岛有一位母亲,因为自己的孩子是孤独症而从此不再和她的朋友往来,亲戚之间联系变得也很少,整天就是把自己和孩子关在家里,恨不得全天下人永远都不知道。王主任去过他们家,这位妈妈仍旧口口声声:“我们的孩子现在还小,等他长大点,这病也就好了,这样谁也不会知道有这段过去的。”这位妈妈是位有知识的事业型女性,不是听不懂医生专家的话,也不是看不懂相关的书籍与资料,问题只是出在:她自己不能承认与接受这个事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孤独症孩子的家庭,他们把孩子藏着捂着,“我们的孩子很好”,“我们的孩子没病”。

  “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接受,都嫌弃,那怎么能要求其他人对他的接受呢?”这是当天的培训课上一位妈妈说的话。王主任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线,是孩子的左膀右臂。第一步要接受与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们不说话、吐口水,甚至一些攻击行为都是孤独症的正常表现,不会把这些行为都一一参照普通人的行为方式来纠正。然后要明白怎样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会怎样跟自己的亲戚朋友解释,到了上学的年龄、工作的年龄怎样帮助他更大程度被集体接受,怎样为他争取更多的权利……”

  “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我们做错了什么。”

  有个孤独症的孩子,只要有人一叫到他的名字,不管接下来是叫他做什么,他就拼命地用手敲自己的头,孩子的家长去请求王主任的帮助。王主任的解释是,这个孩子一定受过什么刺激,存在一个什思维定式:叫他的名字一定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而且也有一个行为的定式,他只要一敲头,就可以得到赦免,获得安全。

  王主任的办法是,不断重复叫这个孩子的名字,并在每次叫到他名字的时候,在他手里塞一块糖或给一块饼干。这样一来这个小家伙因为手里抓着东西,没空再敲自己的头,二来也让他知道,原来,被叫名字之后并没有什么危险的事情要等着他去做。

  “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我们做错了什么。”王主任说,如果一个孩子发现通过哭闹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那以后他一有要求就会哭闹。慢慢地,当他发现这招不灵的时候,就会变本加厉,躺地皮、吐口水、敲头敲身体……总有一个行为会让自己的父母受不了从而满足他的要求。

  面对孩子的这些不适当行为,家长必须学会“温柔的坚持”——不粗暴地对待,但也不会因为这些行为“太烦人”、“太丢人”而无原则地妥协。

  “尊重每一个人,包括孤独症患者的权利。”

  王主任在讲课的时候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一年她去美国一个专门照顾残障人士的机构参观学习。期间在一个特殊护理房间遇见一位躺在病床上、身体完全不能动、连喝水吃东西都不可以完成的孩子。在一旁的护理人员对他说:“你欢迎来自中国的朋友么?”这个躺在床上四肢僵硬的孩子欢快地眨了眨眼睛——这是他全身上下唯一可以活动的地方。而就是这唯一的与外界联系沟通的桥梁,这里的护理人员都会非常地珍惜与尊重。

  而在国内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孤独症孩子的父母会听到医院的医生对他们讲,“这孩子没有用了,回去重生一个吧!”这样的话说出来,不仅是对父母的沉重打击,更是对每个孩子,即便是身有疾病的孩子的极大的不尊重。

    记者手记:

  感谢这温暖而百感交集的一堂课  

  与其说这是一次采访,不如说这是一次精神赠予的仪式。

  感谢专家和家长们教授我孤独症的相关知识,更感谢他们赠予我的力量。

  蔡莉的“蓝精灵”已经加入了“中国心盟道道阁儿童之家络”,并在“心盟自律宣言”上签字,这意味着“蓝精灵”在今后的发展路途将得到国内同类一流机构更多的支援和帮助,而她创办的这所培训中心的一切费用,都要投放在帮助孤独症孩子身上,或者捐献给慈善机构。

  “蓝精灵”的一位老师由于资金的问题,领了结婚证婚礼却迟迟拖延着,而她却不断争取学习的机会,并报名自费去学习。

  这堂课的最后是一位妈妈的发言,我至今仍清楚得记得她说的每一句话以及她温柔而坚定的眼神。她说,“当我第一次把孩子坐在训椅上,他又哭又闹了很久,我坐在他的对面看着他,没有说话。第二次,第三次,他依旧哭闹,而我也依旧坐在他的对面,冷静地看着他。这样持续了几个星期,就在我几乎灰心的时候,终于有一天,当他再次坐上去的时候,他不哭不闹,开始愿意配合我的训练了……”

  这种人性的温暖,这种对待世间万物的公正与怜悯,这种坚韧而又执著的勇气与力量,让我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每每想起,都像在雪地里蹒跚跋涉的人接过一个暖手炉一样,温暖而百感交集。

加入收藏
Tag: 坚持 孩子
上一篇:王延宏——妈妈一样的老师
下一篇:小6自闭儿 开心服务老人家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走出孤独的围墙 ——自我封闭心理解析
  • 缺少父爱,大连九岁女童四年没说一句话
  • 孩子干嘛非得成天才
  • 南下小学给予自闭症儿童同等受教育权
  • 特别的爱让“自闭”的心灵重新绽放
  • 谁来“解救”智残人家庭?
  • 看牙医的资料
  • 未成年缓刑人员与自闭儿童聊天
  • 家长孩子一起受教育(图)
  • 《与光同行》孩子我们永远的天使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