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请你喊我一声妈妈”
因为2岁的女儿患有自闭症,虽然今年只有38岁,但齐女士的头发却已花白。请看这位母亲写给自己孩子的信———
望着窗外如水的月光,看着你可爱的小脸,如此温馨的夜晚,似乎应该舒服地入眠,然而不争气的泪水却又一次打湿了枕巾。女儿啊,你可知道当你被查出患有自闭症后,妈妈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无法入眠。用手拍打着最近又开始隐隐作痛的头,往事又一次重现在脑海。
2005年8月6日,当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打破小院的沉静,妈妈不禁喜极而泣。你是妈妈盼了5年,老天才终于赐予我的女儿。望着你粉嘟嘟的小脸,妈妈体会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不善言辞的爸爸望着你只是一个劲儿地傻笑,我想他也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吧。
从此我们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你。以前从未做过针线活的妈妈学会了做小棉袄。每次做完,爸爸总是先把手伸进袖子、裤腿摸一遍,试一试棉花铺得匀不匀,会不会穿着不舒服。每次你穿鞋,爸爸总会把手先放进去试一下会不会硌脚。
我们每天都盼着你蹒跚学步,盼着你早日学会喊爸爸妈妈。但你却迟迟没有开口,于是妈妈带你到医院检查,查出你患有“自闭症”,而且长期发展可能会演变为痴呆。那一刻,妈妈感觉天都塌下来了。我摇着医生的手,情愿他告诉我你是哑巴。如果你是哑巴,我还可以教你认字,教你生活的本领,可你若真的变成痴呆,妈妈百年之后你该怎么办?我真的不敢想象。
出了医院,妈妈甚至想抱着你一块被车撞死。但当妈妈看到你纯真的小脸,又渴望能有奇迹发生。于是从那天起,每天早晨我都问你爸爸:“你做梦了吗?有没有梦到女儿变成痴呆。”有一次,你爸爸终于忍不住问我是不是疯了,妈妈对爸爸说:“你做梦挺准的,如果你梦到女儿痴呆,梦必然是反的,咱女儿不就好了吗?”刚说完,妈妈和爸爸便抱头哭在了一起。
每天清晨,妈妈都盼着你睁开眼睛开口叫声妈妈,可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妈妈有些绝望了,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妈妈一直不相信“一夜愁白头”是真的,但妈妈的头发确实愁白了。
记得有一次你过生日,妈妈带你去动物园。当看到狗熊、大象在训练员的指挥下表演杂技时,你笑了,妈妈却哭了。虽然哭了但妈妈看到了希望,动物在训练员的训练下都能练杂技,妈妈就不信宝宝学不会说话。就这样妈妈狠着心把你送到康复中心,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看到你被卡在桌子里,哭得昏天黑地,妈妈和爸爸的心都碎了。爸爸安慰我万事开头难,但他自己却忍不住哭了。
宝宝,妈妈知道你每天很辛苦,白天在医院做康复训练,晚上回家后妈妈还要“喋喋不休”地重复白天老师教授的课程。逼着你张嘴,逼得你呜呜哭,但你可知道,妈妈的心也在流血。
终于,你能够一口气串起20多个珠子,还能够做拼图,也能按照老师的指令拿起相应的卡片。虽然这些对于普通孩子来说不值一提,但是我却为你自豪。我知道这是你训练几千次的成果,妈妈和爸爸为你骄傲。
宝宝,原谅妈妈和爸爸没钱给你做更好的康复训练,妈妈已经为你花完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原谅妈妈不能再和原来一样陪着你,因为妈妈要工作为你挣钱。宝宝你要坚强,妈妈相信我们的坚持会感动上天,妈妈不奢望你是“雨人”天才,我只想你能知道妈妈、爸爸是多么爱你,真心喊一声“妈妈”,喊一声“爸爸”,这样妈妈少活十年也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