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天使渴望呵护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仿佛是落入凡间的天使,疾病折断了他们的翅膀,使他们无法飞翔。昨日,是世界第二个“孤独症日”,全世界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他们
东北网齐齐哈尔4月3日讯 你见过这样的孩子吗?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却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有着星光般清澈的眼睛,却从不向父母诉说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有着天使般甜美的笑容,却很少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或悲伤。
他们是患有儿童孤独症的孩子,有人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是“落入凡间的天使”,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孤独地生存。3月26日,记者来到齐市首家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星星宝贝”。5岁的文文(化名)正在训练中心上着精细动作训练课,笑眯眯的文文不看老师,也不看在旁边帮助她的妈妈,在她清澈的眼睛里,看不到对外界的任何反应。她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塑料环,对于周围的一切置若罔闻,但是当她的妈妈试图拿走她摆错的塑料环时,安静的文文却突然大喊大叫起来,暴躁的样子与刚才判若两人。
“孤独症儿童就是这个样子,平时他们很安静,但是他们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绪,容易处于失控状态。”中心负责人石孔春介绍说。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心理发育障碍。孤独症儿童存在言语沟通障碍、行为刻板、对外界反应异常、人际关系障碍等特征。正因如此,很多人将其理解为智障或精神疾病,误以为其离文明很远,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4月2日定为“孤独症日”,表明这一疾病已经发展成为危害社会的重要疾病。
记者在市残联康复部了解到,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测定的占总人口的比率进行推算,估计齐市孤独症儿童约4640—8990人左右。这么多孩子,究竟有多少在接受康复治疗?“具体数字谁也不清楚。然而,由于人们对这一疾病认识不足,康复工作还未广泛展开。无法融入社会让他们的生活异常艰难,也让他们的父母备受煎熬。”康复部马部长无奈地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来说,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贫困,面对窘迫的生活,对这些孩子,亲人一直没有放弃,努力让孩子吃饱穿暖,尽量给他们快乐,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在他们的亲人心中,一种担忧始终挥之不去,那就是他们将怎样面对教育和就业,孩子的将来怎么办?
尽管现在社会上已经有爱心人士在为这些孩子做一些事,在努力地改变这些孩子的生存、生活状况,由于现有的民间机构由于资金的短缺,举步维艰,一些幸运的孩子能够进入一些社会民间的托养机构,从此快乐地生活下去,但大多数还在黑暗中挣扎着。石孔春说:“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怀孤独症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呵护。”
一个充满关爱、充满理解的最大的宽容环境,是孤独症儿童走出瓶颈的关键。期盼社会能给他们一个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融入社会,参与正常孩子的生活。在那个精神的黑夜里,孤独症儿童时刻在等待有人能伸出一双手拉他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