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来自北京启智智障儿童教育培训中心的报告

作者: 更新时间:2004-08-3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据统计,全世界人口中,有3%的智障人;而在中国,这一数字是1200万,几乎每100个学龄前儿童中,就有一个有智力障碍。在我国6岁以下儿童中,智障儿童的比例占到了近1%;而在盲、聋、哑、肢、智五类残疾儿童中,智残比例竟高达54%。
?? 更为令人担忧的情况:由于我国目前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机构的匮乏,只有30多万智障儿童能接受到各类教育。
??
?? 52岁的孙志钢,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在石油企业干了半辈子,转而和孩子们打起交道,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老孙突然有了一个“在全国掀起一场运动”的想法。
?? 这是一个关系到全国500多万智障儿童的想法。
?? 孙志钢给自己设想的“运动”起了个名字———“启智工程”,按他的解释,就是以智力障碍的未成年人为援助对象,发动一项全社会乃至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帮助智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全国性、公益性社会工程。“几乎每100个学龄前儿童中,就有一个有智力障碍。”
?? 很多时候,一个重大决定的作出,其原因却可能是很偶然的。
?? 去年12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一组由中国残联、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共同完成的抽样调查数据,引起了孙志钢的注意:“在我国6岁以下儿童中,智障儿童的比例占到了近1%;而在盲、聋、哑、肢、智五类残疾儿童中,智残比例竟高达54%。”
?? “我的第一反应绝对是震惊。”孙志钢说,“这意味着什么呢?几乎每100个学龄前儿童中,就有一个有智力障碍。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残疾儿童,实际上一半以上是智残。”
?? 据统计,全世界人口中,有3%的智障人;而在中国,这一数字是1200万,其中未成年人占到了约一半(在500万~600万之间),而且还以每年13万的速度不断增长。
??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我国目前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机构的匮乏,只有30多万智障儿童能接受到各类教育。
?? 孙志钢说,就在那段时间,最终促使他坚定了首先办一所智障培训中心的决心。
?? 2004年2月,北京启智智障儿童教育培训中心正式成立。中国关工委执行主任王照华亲自题写了校名。
?? 5月24日,在全国第三个助残日到来的时候,中心迎来了第一个学员。
?? 与其他大多数康复、特教学校不同的是,启智中心是全国首家集康复、教育、培训、职训于一体,下设有三个部:康复训练部、特殊教育部、职业培训部,接受治疗、培训的学员,可以从出生直到35岁。
?? 一批在特教领域享有很高声望的专家和教育工作者被“请”进了中心。
?? 马廷慧,原北京市海淀区培智学校校长,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中国残疾人心理卫生协会理事,被请来担任启智中心的主任。
?? 周耿,原北京特教中心主任、全国特教研究会常务理事,现在是启智中心的副主任……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康复专家多次来到启智中心,帮助他们制定康复计划,与中心的老师一起探讨教育方案。在他们的帮助下,中心初步完善了0T(作业治疗)、PT(物理治疗)、ST(语言训练)、感觉统合、音乐治疗、运动康复相结合的康复训练方式。
?? 北大医院捐助了医疗康复设施,北京顺义培智学校送来了中心所需的课桌、椅子……
?? “明明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是‘生活在别处’的孩子”
?? 近日,记者第一次走进启智中心。
?? 与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们不同,来到启智中心的,都是一些“生活在别处”的孩子。
?? 4岁的明明(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员。
?? 不开口,谁也无法看出,这个外表聪慧、漂亮、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会有什么不同。但是,明明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很大的不同。
?? 半岁的时候,明明就可以喊爸爸妈妈,1岁多时,明明已经开始认字———这种惊人的聪慧曾给他的父母带来极大的幸福与自豪,但一切都在他2岁时终止了。
?? 2岁的时候,明明突然发生了一些变化:语言功能严重退化,对别人的喜怒哀乐完全不放在眼里,甚至不在意父母的存在……明明突然间丧失了与外界接触的能力,他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外人无法进入的空间。
?? 每天早上,退了休从江西来到北京的爷爷都要领着明明走进这个培训中心。一直到现在,爷爷都不愿相信自己的孙子出了问题:“我带他在楼下玩,那真是人见人爱,大家都会争着逗他。可是,明明从来都不理他们……”
?? 该去的医院都去了。儿科专家说,你们以前去的那家医院开的药不对,换了一种药。中医说,西药刺激神经,那就换吃中药,吃了也没见效。又扎针灸,一扎就是几十针。最后去了家精神病院,医生说,属于智力问题。又带他去测试智商……
?? 培训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明明得的是儿童孤独症,也叫自闭症,是一种全面发育障碍。
?? 与明明一样,从他开始发生那些令人心碎的巨变起,全家人的生活就一起被拖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 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雨人》中,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那个角色就是位孤独症患者,这部影片告诉人们要使孤独症患者融入社会,他的亲人必须付出时间和生活的代价。
?? 来自河南的婷婷(化名),是第一个报名来到启智中心的3岁小女孩儿。父亲在北京经商,母亲每天的生活就是陪着婷婷来中心治疗。
?? 婷婷患的是脑瘫,3岁了,走路还需要有人搀扶。在中心感觉统合训练室中,小婷婷的治疗就从训练手脚的协调性开始。这样的训练,每天要重复上千次。
?? “有一天,阳阳(化名)突然告诉我,妈妈,我觉得活着真没死了好。”
?? 马廷慧,北京第一所特教学校———海淀培智学校的创办人,从1987年起,就开始从事智障儿童的特教工作。
?? “在从事特教工作前,我也从事过普教工作,还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但那时,我都不敢说自己懂教育,只有当我从事特教这一行后,我才感觉到自己真正懂得了教育的意义。”马廷慧说,“其实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爱。你面对的是一群智障的孩子,爱,只有从内心去爱,你才能执著,才能耐心,才能教育。”
?? 智障的儿童生活在另一个我们不懂的世界,他更需要人世间的爱,而爱是会产生奇迹的。在那部享誉全球的电影中,“雨人”是不敢搭乘飞机的,但他的原型———美国人金在经过行为教育与训练后,现在已经不再惧怕搭乘飞机了。
?? “这个事实说明,社会可以为智障者做的事情还可以更多。”马廷慧坚持认为,爱心加上科学的教育,肯定能够帮助孩子找回他们丢失了的世界。“不要以为智障儿童没有感情,其实在他们冷漠外表下,深藏着不为正常人所认知的情感。”
?? 6月25日,一个特殊的个案研讨会在启智中心召开。
?? 参加会议的,有该中心的老师、专家,但更重要的是,中心一位智障青年阳阳(化名)的母亲,也被中心请到了会上。
?? 来自沈阳的24岁的阳阳,因为从小有学习障碍,在小学、初中阶段,遭受到了同龄孩子没有的压力,并由此患上了精神疾病。如今,同龄人早已踏进了社会,走上了工作岗位,但24岁的阳阳却还需要中心和他同龄的老师陪着他睡觉,才踏实。
?? 个案研讨会就是针对阳阳开的,为他以后的治疗、培训,请家长一起设计最佳的方案。
?? 小时候的阳阳,仅仅是反应比同龄的孩子慢,连他母亲都没想到,阳阳日后的成长会如此坎坷。
?? 母亲回忆说,因为反应慢,学习跟不上,从小学起,老师就不喜欢他,一位脾气暴躁的老师,还因此总骂他。“那时,阳阳最大的快乐,就是捅蚂蚁窝,一捅就是一天。小学快毕业时,阳阳又大病了一场,病好之后的阳阳就开始拒绝上学,天天坐在马路边上呆呆地看来来往往的车辆……”
?? “有一天,阳阳突然告诉我,妈妈,我觉得活着真没死了好。”母亲说:“他当时还是一个小学都没上完的孩子啊!”
??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寻医问药后,家长偶然得知了北京启智中心,把阳阳送到了这里。
?? 在这里,阳阳第一次体会到除了亲人之外的另一种爱。
?? 中心为他配备了老师,进行一对一强化行为训练诱导。阳阳的每一次细小的进步,都会得到老师由衷的赞扬。
?? 妈妈说,阳阳日后的路还很长,但在中心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让她看到了希望。
?? “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智障儿童,他们此时此刻又在哪里呢?”
?? 应该说,在启智中心的这30多个孩子,在不幸的同时,他们又是幸运的。
?? 与一般康复医疗机构和特教学校都不同的是,孩子们来到这里,接受的是一整套系统的训练,从康复,到教育,到培训,最终让孩子们能真正的融入到正常人的社会中去。
?? 作为启智中心的主任,马廷慧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启智中心的任务,不单是为了来这里接受康复训练的孩子们,也是为中国以后的智障教育培训出合格的人才,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个老师,都是一个成功的智障教育工作者。
?? 孙志钢说,每次我来启智中心,跟老师们交流,和孩子们呆在一起,我就总在想,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智障儿童,他们此时此刻又在哪里呢?
?? 由于观念、认识等诸多原因,很多家庭不愿面对这个现实,一些孩子往往被圈在家里,错失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而实际上,早期诊治对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通过早期干预使智障儿童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使其智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儿童甚至可在学前期进入学校学习。
?? 孙志钢说,相对于智障儿童疾病本身的不幸,明知有病却无法或无力去医治,才是更大的悲哀。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倡议在全国实施“启智工程”的根本原因。
?? 目前,事业中心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他们计划由关工委牵头,联合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以及群众组织,以北京启智中心为基地、平台,面向全国,在智障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投资建立类似的培训机构,“以最伟大的爱,最科学的方法为智障青少年提供最需要的服务”。
??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孙志钢坦言,“我们愿意发起这项活动,也愿意为这项活动服务,但仅靠我们关工委事业中心一家的努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渴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与我们一起上路。”
加入收藏
Tag: 教育 中心 儿童
上一篇:三岁小儿不愿说话 心理医生:这是儿童孤独症要尽快治
下一篇:学生假期孤独症”怎样破解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海南设立首家自闭症学校
  • 基因变异致孤独症
  • 让六岁幼儿说话
  • 握紧他们冰冷的小手
  • 调查:岛内身心障碍者求职环境恶劣 60%想自杀
  • 东大“逮”住360个情绪基因
  • 走进孤独症孩子中间
  • 儿童意外伤害调查:莫让头部轻伤伤了孩子的“心”
  • 专家提醒:警惕青少年“电视孤独症”
  • 11岁怪病女孩害怕粉色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