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研究中心在南开大学成立
儿童本应是天真无邪的,但是网络时代已经将童年大大缩短了,心理学上称之为“消失的童年”。与此相对应的是,每年患孤独症的儿童却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孤独症儿童从关闭的心门中走出,要靠全社会的关爱才能实现。近日,在世界第十八个精神卫生日到来前夕,南开大学成立行为医学中心,重点对儿童孤独症进行研究,给本市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带来福音。
南开大学成立行为医学中心 着重研究儿童孤独症
9月21日,南开大学行为医学中心成立,主要研究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干预、教育康复及发病机制等问题,涉及行为科学、医学心理学等领域。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聘请了国内外在神经科学、精神病学、儿科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
南开大学行为医学中心自2008年5月份筹备以来,已经完成了对本市公立医院门诊确诊的孤独症患者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数据库包括了自1993年以来本市确诊的近2000个病例。
何谓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也叫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脑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身心发展障碍,一般在2岁前就能发现。其表现为: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困难,专注力很差,难于与身边的人交往和建立感情,自我封闭,行为模式固定,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很差。
自闭症的病因有各种说法,如遗传因素,在孕期中的病毒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窘迫性流产史,早产、难产等使婴儿脑损伤以及婴儿期感染脑炎、脑膜炎等。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3500万人患有孤独症,我国至少有400万孤独症患者。
专家指出,自闭症儿童的最佳教育训练和治疗年龄段为2到6岁,因此越早接受科学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效果越好。但是目前有些家长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孩子到2岁多不会说话视为正常,未引起注意,乃至贻误治疗时间。专家提醒患儿家长,正确认识自闭症,主动让孩子接受教育训练和治疗,这是能使自闭症儿童走出自闭,融入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
关爱孤独症儿童 让下一代健康成长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儿童身心健康是关心下一代成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孤独症是一种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儿童精神疾病,南开大行为医学中心的成立促进了对这一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今后将与同仁一道开展广阔的合作,救助更多的孤独症儿童患者,必为中国儿童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关于儿童孤独症的更多详细内容和疗法,请向在线心理医生咨询。
本文由世界精神卫生日频道独家提供,版权归精神健康网所有,如需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