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陪儿读书六年 罗金莲将送自闭症儿子上市特校
上课时,妈妈陪在儿子身边,给他念课文。
商报讯自闭症男孩吴思远今年读小学六年级,六年来,妈妈罗金莲就是他的“拐杖”。昨日,记者在石岐西厂小学见到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她和往常一样,陪儿子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记者获悉,陪自闭症儿子读书六年的她,在拍完小学毕业照后,将送儿子去市特校读书,自己则结束“学生生活”。
陪读妈妈已见白发
见到陪儿读书的妈妈罗金莲时,记者第一眼就看到她头上的白发,岁月的风霜与持续的操劳让她看起来稍显苍老。一身休闲装扮,个子瘦小的她说起话来非常有条理,声音也很洪亮。
六年来,罗金莲陪儿子上学、上课、参加班级活动,她成为一名特殊的“小学生”。在那段日子里,她不仅是儿子的“拐杖”,也是儿子同学的好朋友。回忆六年的往事,罗金莲并没有吐露太多的辛酸,但她眼中闪烁的泪光掩饰不住心中的苦。罗金莲说,这六年来,儿子吴思远进步很大,从上学第一天的恐惧与烦躁,到今天他能高兴地坐在教室与同学一起听课,她已经很欣慰了。
从三年级开始任吴思远班主任的谈老师说,有了妈妈陪读,吴思远现在懂事多了。虽然吴思远的作业很少按时交,但每次交上的作业都很认真,写的字很大很端正,而且还写日记。每次写完日记后,她妈妈都会拿回来请教老师,也让大家分享着吴思远进步的每一个点滴。
爱动男孩小时聪颖
见过吴思远的人都说,他是个俊秀的孩子,浓眉大眼,个子很高,如果不是偶尔表现出异常的举动,比如大声吼、扔书等,你根本不会发现他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每过半个小时,吴思远就无法安静地坐下来,在妈妈的允许下,他会到操场上逛一圈。有一段时间,由于心情烦躁,吴思远将书扔在地上,妈妈拾起后,他仍然扔掉。
据妈妈罗金莲介绍,吴思远一岁就会走路,一岁半就会数数,小时的他也很聪颖。到了两岁时,他们才发现儿子不愿和其他人对视交流,三岁时,儿子说话越来越模糊。直到有一天看到一篇关于自闭症的文章,她才明白自己的孩子有可能得了自闭症,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孤独症。
“刚开始听到教授的诊断结果后是震惊,继而是不相信,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愿意接电话,不愿与朋友、同事们联系,整天只呆在家看着孩子流泪……”罗金莲说,“不相信”过后是“难过”,最后才是“接受事实”。
该是儿子甩掉拐杖的时候了
“接受事实”后,罗金莲辞掉自己的工作,将教育儿子作为自己的事业。记不清自己咨询过多少专家教授,也记不得查阅过多少治疗资料,谈吐中,记者发现罗金莲已然是教育自闭孩子的专家。
经过系列干预治疗后,吴思远六岁时终于再度开口。谈起这段往事,罗金莲仍能记起当时的兴奋。“吴思远居然能大声清晰地说‘要!’”罗金莲说,仅仅是一个字,也让她兴奋了好几个晚上。
为了让儿子能读书,与同龄人加强沟通,罗金莲甚至写信给现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根楷。很幸运,在市领导和残联、教育等部门的关心下,吴思远入读了南下小学(后来并入西厂小学),并特准罗金莲可以全天陪读。从此,罗金莲和吴思远成为学校特殊的学生。尽管生活的压力让她喘不过气,但她从来没有放弃。
不过,吴思远读完小学六年级,拍完毕业照后,妈妈将不再陪他读书。“我疲倦了,儿子的拐杖要甩了。”罗金莲告诉记者她需要好好休息,而思远也要慢慢改掉对母亲的依赖,要有自己的朋友和天空。除这一原因外,罗金莲还说,思远的智力开发不错,现在已有条件去特殊教育学校了,在那里接受更加专业的康复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