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儿童做手链对义售 所得将捐慈善总会
三峡新闻网消息 (三峡晚报) (记者闫承敏 通讯员吴玫)亮晶晶的项链,五颜六色的手链,整齐地摆放在宜昌市儿童福利院的技能训练室内。昨日,该院负责人表示,这些由部分残疾儿童亲手制作的爱心项链从今日起正式对外义售,并将把义售所得捐给宜昌市慈善总会。
让部分智障孩子做手链,源于老师们的创意。该院教师李红艳说,让生活基本自理的智障孩子们提高精细化技能,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所以,院里专门买来水晶、玉石,教孩子们做项链。
教会智障孩子一个动作,付出的艰辛平常人无法想象。李红艳说她曾带过一个自闭症和唇腭裂的女孩,4岁时还不会自己吃饭。她就一次次教,还想法把勺子绑在她手上。但她弄不了几下就丢了,搞得李红艳非常郁闷。李红艳咬着牙坚持,用了整整半年,终于让这孩子学会了拿勺子。而前前后后,李红艳为这孩子捡勺子,已经捡了1万多次。
李红艳说,鼓励智障较轻的孩子们在义卖场做手工,其实是在锻炼他们的精细化技能,而开辟义卖场,在做好的首饰上编号、写名字,标价10-35元不等,都是在鼓励孩子们用心学。
对院长董菊来说,把院内的孩子都当成自己孩子去关心,才算尽到老师和院长的责任。今年2岁的宜婉儿生下来不足1500克,双唇腭裂,被人从小溪塔将军岩附近的人行道上捡到送来。吃饭时,生活老师周欣要用吸管一滴一滴地喂她,一顿饭要45分钟。在福利院工作了16年的教师蒲静说,刚开始入行时,她天天听到智障孩子的吵闹声,精神上很压抑,回家和家人连一句话都懒得说。后来在老教师的帮助下,和这些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今年9月,6个从外地回来的孩子来看她,一起去K歌,当唱到“世上只有阿姨好”,蒲静忍不住热泪盈眶。
也就在这个月,省文明办主任蒋南平走进宜昌市儿童福利院参观后,对老师们给孩子们提供的精心照料啧啧赞扬,并表示要在全省推广宜昌市照顾弱势群体儿童的先进经验。
图为省文明办主任蒋南平(左二)考察宜昌市儿童福利院。记者闫承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