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患有自闭症 智力超人简直就是个神童
"幸福之家"的小朋友正在玩耍(小明未在其中)。
提起美国著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相信大家对影片《雨人》都不会陌生,他在电影里扮演了一位自闭症患者,而影片名“雨人”本身也是“孤独症患者”,也就是“自闭症患者”的称呼。在青岛的自闭症儿童中 ,也存在着这样智力超人的小朋友。今年五岁半的小明就是其中之一 。他相对于同龄儿童,表现出不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
“小神童”是个日历通
12月1日,在武定路12号“幸福之家”少儿智能训练中心,记者见到了小明,他正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起上音乐课。单从外表看,记者一点没有看出小明的“异常”。
小明很喜欢钢琴 ,被妈妈单独叫出来跟记者聊天,他还满脸的“不乐意”。
“小明,跟叔叔、阿姨问好吧!”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明跟记者打了招呼,但声音非常小,而且眼神始终四处看,记者耳朵都快贴到小明的嘴巴,才听到他说的“叔叔好”、“阿姨好”。
随后,记者拿出他喜欢的拼图送给小明,他立即开心起来,紧握着拼图的盒子不放,当后来老师询问他“拼图是谁送的”时候,他还主动回答了“阿姨送的,小明很喜欢”等句子,最后还送上了一个吻作为回礼。
听说小明能记住2009年和2010年全年的日历,随便问个日期,便能回答出为星期几、农历月份日期等。
“前阵子幼儿园因为手足口病放假,就在家里领着他玩,后来突然发现他拿着日历在翻,怕他撕坏了,于是我边拿走日历边随口问了他一句,谁知道他竟准确无误地回答上来。”刘女士说。
逻辑思维好,记忆力也强
除了能准确记住日历之外,小明的逻辑思维和记忆力也超过同龄孩子 ,与他一样大的孩子只能做三四级别的试题,对小明来说,5级别的试题都很容易。
“逻辑狗”4级别的一个关于交通工具和交通标志判断正误的六道题目,记者做的速度和小明一样快。“有时候我们都还没看明白怎么回事呢,他已经将答案交给你了。然而正常的孩子往往达不到这个水平,需要老师教授一遍之后才能回答出来 。”老师告诉记者,幼儿园里的智力玩具小明全都能信手拈来,他还热衷于拼图。
老师还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她说,刚开始教授小明的时候,有次小明妈妈有事,老师便带着他坐公交车222路回家。从哪站上车、到哪站下,小明全记得很清楚,而且中途经过的站点小明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下车后,他还拉着老师的手指着站牌上的字一一说给老师听。
最希望孩子能自己上学
小明妈妈刘女士说,孩子两岁半检查出中度自闭症的时候,与现在就完全不同,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就大哭大闹。
“孩子是两岁半的时候查出来自闭症的,当时一句话都不说,在家的时候,就喜欢玩轮子 ,盯着轮子看,我们叫他做什么也不听。”刘女士说,小明在儿童医院的特训中心训练了半年之后,终于发出了“MO”的声音。欣喜的同时,刘女士觉得孩子智力上并没有问题,只是与人沟通的语言表达上较为缺乏。
“当无意中发现孩子能把日历记得这么清楚,对数字这么敏感 ,就更加坚定了我对孩子的信心。”刘女士说。
但是当谈到孩子即将上小学的问题,刘女士自己表示会心虚,对于孩子真正上学的情况心里没有底。“孩子现在在这里我可以每天陪着,去上学了的话肯定是不能天天陪着一起上课的。而且害怕老师对孩子没有耐心,因为孩子有自闭症,可能会出现很多其他孩子上学不会出现的情况,万一老师对孩子没耐心,那可能让孩子脆弱的心理更加无法接受。”刘女士说。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幸福之家”院长刘树芹老师对记者说,对于小明的教育主要着重于生活自理和小明自身的主动交流上。
“像这个孩子的情况,认知教育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他可以主动交流,其他的问题都不是很困难。所以从最早的我与他一对一的培训开始,我就把精力放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上,因为作为一个人,孩子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的生活,都是要具备自理能力的。”刘老师说。
对于小明的认知教育,刘老师进行得很谨慎。由于小明的注意力有时会不集中以及对数字的敏感 ,他经常会跑到旁边的电话机等东西上 ,针对这个情况刘老师就把教学立即转到他的兴趣上,只要是小明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他们交流的话题。
“由于后来知道了他的记忆的特点,我对这个孩子的认知教育进行得最慢,因为他的认知完全没有问题,过早地介入到他的认知教育反而会让他可能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刘老师对记者说。
文/图 记者 吴鲲 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