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和自己的影子跳舞
12月3日下午,天心区启航培智中心,徐爽老师正在为7岁的鹏鹏(化名)做康复治疗,吹泡泡来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头脑变灵活。鹏鹏的自闭症发作时,会咬自己的手,他的手腕上已咬出了厚厚的茧。
图/记者邵晓歆
本报记者李茸 实习生李春霞 长沙报道
昨天中午,天气真好,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背对着阳光,站在半米高的滑梯上,一个人手舞足蹈,笑得非常灿烂。男孩叫钟钟(音),三岁零三个月。“他在和地上自己的影子玩。”钟钟的妈妈宋女士解释。记者尝试着喊了几声“钟钟”,男孩完全没有反应,自顾自地继续和影子玩。
对于普通的小孩来说,安静坐着,叫一声爸爸妈妈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但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这些却是奢望。2006年,儿童自闭症在我国被正式确定为精神残疾。昨天是国际助残日,记者前往一家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看望这些孩子。
一对双胞胎都是自闭患儿
长沙市天心区启航培智中心,这儿有70多个自闭症儿童和40多位老师。
跟钟钟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双胞胎兄弟周周(化名),钟钟一个人在跳舞的时候,周周正在跟老师一对一上课。宋女士说周周的病情比钟钟要严重。
“两个孩子一岁多的时候,都不会说话,当时家里老人说是正常的。后来我发现两个孩子都怪怪的,常常玩些瓶瓶罐罐的东西,还喜欢看广告,这才知道有问题。不过,在这里治疗的孩子中,我家的两个症状都不算严重,现在又还小,变得正常点的希望还比较大。”钟钟和周周长得很漂亮,看着就忍不住想逗逗他们,宋女士说以前听到别人这么说,心里很开心,自从得知孩子不正常后,再听别人这么说,宋女士心里特别难受。
该中心负责人杨勇介绍说,70多个孩子中最小的1岁半,最大的12岁。“情况严重的孩子,无法和人交流,还具有攻击性;情况好点的孩子,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分不清爸爸、妈妈、苹果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行为举止都异于常人,父母亲人只能天天守着他们。这儿的教室里,除了老师和孩子外,很多爷爷、奶奶、妈妈都守在一旁。
宋女士是广州人,因为广州的治疗费用很高,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来长沙治疗。由于这里不提供寄宿,宋女士只得在附近租房子住。和宋女士一样在附近租了房子的还有来自湖北的樊女士,她一个人带着4岁的孙子来到长沙。樊女士说:“就这么一个孙子,没办法,他父母都在家里拼命赚钱。”
“自闭症儿童一般缺乏交流的眼神,你叫他的名字,或用手在他眼前晃,他都没反应。还有的孩子喜欢摸光滑的东西,在外面看到穿丝袜的女性,就会伸手去摸。有的孩子分不清爸爸、妈妈、苹果。而对于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家人可能碍于面子,不愿意承认有这么个‘问题儿童’,还有父母因为不愿意被孩子拖累而离婚。”杨勇说这儿的治疗是一个孩子对应一个老师,但有的家长期望太高了,就不断要求换老师。
他们需要社会的包容
据杨勇介绍,自闭症的发病率约是160:1,也就是说,160个孩子中有1个是自闭症儿童。自闭症90%是天生的,无法根治,长大后也完全无法自理,时刻需要人照顾。不过,自闭症儿童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天分非常高。比如,有的孩子记忆力非常好,有的孩子在作曲方面很有天赋。因此,对于这些孩子,社会的包容、关心是最重要的。
[名词解释]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症状一般在1岁半时就会表现出来,主要症状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和兴趣范围的局限性。现代医学手段还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自闭症。2006年,儿童自闭症在我国被正式确定为精神残疾。而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表明,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