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自闭症”儿童 让他们拒绝孤独融入社会
武进网讯(记者 韩小刚)4月2日,一个特殊的日子——“国际自闭症日”。当天,常州市武进区蓝精灵儿童康复中心与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武进区康复医院一起,为社会各界关注自闭症儿童“奔走相告”,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呼吁:“关爱自闭症儿童,让他们摆脱孤独!”
自闭症患儿在某些方面具有过人的天份
外表与普通儿童没有任何不同
在富克斯流行广场前,周洪(化名)极力摆脱着妈妈的怀抱,6岁不到的他是个漂亮、白皙的男孩,但他不喜欢安静着坐着,他喜欢疯跑,也喜欢笑。从外表上看,他和同龄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但当你叫他的名字时,他会侧仰着头回望你,不回答也不惊讶,目光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冷漠。“他总是用这种眼神看着我。”他的母亲杨女士喃喃地说。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武进区蓝精灵儿童康复中心主任蔡莉告诉记者,从外表上看,患“自闭症”的孩子与正常儿童没有任何不同,甚至在某些领域,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具有过人的天分。然而,他们拒绝成长,不与他人交流,他们会不断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没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也无法融入社会。
据国际卫生组织认可的数字,世界上每150名孩子中,就有一名自闭症患者;目前全球有3500万人患孤独症,中国约有150万孤独症儿童。为了让社会更好地关注、关爱这些孤单的孩子,从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国际自闭症日”,而2010年4月2日则迎来了第三个“世界自闭症日”。
义卖自闭症患儿的作品
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更孤独
对于这种疾病,人类目前所知甚少,更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我国,真正了解自闭症的人并不多,甚至有许多人并不知道自闭症是一种可怕的先天性疾病。可现实是,我国共有100万至200万的自闭症患儿。自闭症带来的病痛和不幸,不仅让孩子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生活,同时令家长们也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他们艰难地培育着孩子,却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同,他们深感孤独、无助,心理压力往往无处释放。
也许很多人刚刚看过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女主角梅好的儿子乐乐就是一个自闭症患者。认为这孩子“是一个拖累”,成为弟妹们反对傅老大和梅好这段姻缘的最大理由……故事或许可以虚构,但故事中乐乐的表现却是一个自闭症儿童的真实写照,由此对一个家庭带来的压力、负担,乃至伤害更是十分贴切,由此引发了自闭症孩子家长的复杂心态。
据调查显示,自闭症孩子家长或羞于向他人透露孩子病情,不愿带孩子出门,怕孩子突然出现的异常行为引来旁人的耻笑,或因感到愧疚而过度溺爱孩子,或因担心孩子未来,或在全心付出仍看不到希望时,放弃努力……当然,仍有很多可敬的家长面对不幸时,选择了面对。武进区蓝精灵儿童康复中心就有面对自闭症儿童的专业训练。
关爱自闭症家庭在行动
社会的关注是对自闭症家庭的解压
如何更好地关爱自闭症孩子,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如何进一步改善自闭症家庭的生活环境,缓解家长们在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武进区残联副理事长巢鸿泉告诉记者:“必须加大宣传,只有当社会对自闭症患儿及其家庭多倾注一份关注,当自闭症儿童的医疗保障比率得到提高,当普通的中小学不再对这些特殊孩子设置门槛,分配教育资源时,自闭症儿童家庭面临的困境得到改善时,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据医学研究发现,经过正规行为训练的孩子,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情况好的可进入普通学校和正常儿童一起上学;家长的压力,有的来源于对自闭症的不了解和绝望。所以,家长要积极了解自闭症的相关最新资讯,切不可早早灰心绝望,放弃对孩子的治疗,让整个家庭都陷入自闭症的阴影之中。
如今,武进区蓝精灵康复中心、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武进区康复医院纷纷行动起来,一台关爱大戏、一场自闭症儿童作品义卖、一次自闭症知识普及,在第三个“国际自闭症日”到来之际,在富克斯流行广场前全面揭幕,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宣传发动起“自闭症”孩童关爱行动,以此来呼吁社会为自闭症家庭注入新的生存希望。
相关新闻 锡溧漕河工程改线桥3主桥吊杆安装完成
武进打造“水乡航道”品牌 提升航道社会认可度
武进县道公路保洁引进中型清扫车辆 全市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