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一年多,孩子开口叫“老师”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4月2日是第三个世界自闭症日,本报记者走近太原市残联语言听力康复中心的自闭症儿童
按国际上通用的称谓,他们是星星的孩子,就像星星一样,孤独而美丽,也有人叫他们“雨人”。他们是一群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能看到东西却视而不见,能听到声音却充耳不闻,能与人交流却闭口不言——他们就是自闭症孩子。
从1995年,省儿童医院发现省内第一例自闭症儿童以来,据不完全估计,目前太原市已有2000余名自闭症儿童,全省自闭症儿童近万人。
4月2日,是第三个世界自闭症日,记者走进太原市残联语言听力康复中心,走近“星星的孩子们”。
这声呼唤,徐老师等了一年多
男孩涛涛(化名)6岁了,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长得很漂亮。“涛涛,回来。”他爱跑,可当爸爸叫他时,他连头都不回一下,他就是一个典型的自闭症患儿。“涛涛坐。”特教老师徐志荣慢慢地,拉长了声音,抚摸着涛涛的脸,一点点地让他坐到小板凳上。涛涛低着头,老师轻轻捧起他的小脸说:“看老师。”声音还是拉得很长,可孩子就是对老师的衣服拉链感兴趣,反复去拉,老师让他做什么,他丝毫不在意。老师说,涛涛只对非生命物质格外感兴趣。
“小马、小猫、小狗……”尽管涛涛总是低着头玩手上的玩具,但是徐老师仍在认真地讲,“虽然他没有看我,但是他的耳朵在听,只要不停地讲,反复刺激,孩子就有进步。”
去年,涛涛被爸爸带到太原市残联语言听力康复中心。每天,涛涛要在爸爸的陪伴下做各种各样的训练,他从来不主动和老师说话。直到前几天,他想喝水时,他喊:“徐老师,我要……”涛涛主动喊的这一声“徐老师”,让徐志荣等了一年多。
提早训练可以改变
男孩亮亮(化名)今年5周岁,两年前的他不会说话,不认识爸爸妈妈,除了喜欢看电视广告以外,对其他事情似乎没有任何兴趣。
一进康复中心,亮亮便被训练开口说话。半个多月后,亮亮被带回家时,正巧奶奶来串门,亮亮高兴地喊了声:“奶奶!”这是亮亮第一次主动喊人,这一声叫喊让全家人都掉了泪。现在的亮亮,会把糖分给陌生的阿姨,问他几岁时,他会说“我5岁”。妈妈说,亮亮一直在进步,现在什么都会说,还会接受发给他的指令。“目前医学界对自闭症的确切病因尚无定论,也没有理想的药物可以治疗,主要靠教育和训练。”徐志荣介绍,自闭症儿童有的属于攻击型行为障碍,有的属于退缩型情绪障碍,无论哪种都需要有家长陪同一起训练,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爱心。
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上自闭症,要尽快送孩子到专业机构接受训练。除了训练,家长还可以在家中为孩子做按摩,提高孩子的感觉能力。同时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能给孩子吃面食、牛奶、酸的东西和深海鱼类等。自闭症孩子如果发现后能够早期干预,一些孩子就能得到较理想的恢复,掌握简单的交流技能和表达能力,能够达到生活自理,甚至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学。
孩子自闭症测试题目
家长或老师若怀疑孩子有自闭症,可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以下测试题目。请回答“经常有”“有时有”或“没有”。
1、没有眼神接触/很少眼神接触。
2、不适当地大笑或傻笑。
3、对于别人的面部表情、情绪或肢体语言无法了解。
4、无法调适声量迎合不同的社交场合(例如声量太大)。
5、不喜欢/抗拒改变日常生活规律。
6、游戏方式缺乏创意,也缺乏角色扮演的能力。
7、怪异行为/让旁人觉得古怪的行为(例如:无故在课堂上拍掌)。
8、满不在乎的态度(例如不理睬来访的客人)。
9、只在大人坚持和相助的情况下才参与接待来访的客人。
10、兴趣范围狭隘,对某样东西/事物着迷。
11、对同样的课题滔滔不绝。
12、没有与他人分享他的兴趣爱好。
13、鹦鹉般地模仿他人说话。
14、呆板而重复地模仿电视、录像里的行为举动和讲话方式。
15、自始至终和别人说话,不顾他人是否有兴趣听或者有无回应。
16、不能自然、适应地和其他孩子玩乐。
17、可以很快和很好地做一些事情,但却不能胜任需要应用一些社会知识的工作。
18、喜欢旋转东西和喜欢自身旋转或注视会旋转的东西。
19、喜欢独自玩很长时间的积木或画画。
若超过10个以上的“经常有”,建议去看相关的专家。
本报记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