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闭症”公益活动:家长存在沟通误区
温州网讯昨日是第三个“世界自闭症日”,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了一场关于“了解自闭症,关注自闭症”的公益活动。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家中曾有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不大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曾经自闭过,敷衍相关的后期跟踪,这样不利于孩子日后成长。
活动现场的咨询台处,显得相对冷清。温州星雨儿童训练中心负责人林锋解释,温州市民对于自闭症的了解还不够,加上很多家庭难以接受自己孩子是自闭症儿童的事实,一般不会主动前来咨询。林锋介绍,每年该训练中心都要对100多名学生进行康复训练,年龄集中在2~8周岁,其中男女生比例为7:1。而现在家长送来的孩子年龄都在2~3周岁之间,比以往家长的发现期提前了两年左右。他说,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很重要,特别是回家后与孩子的交流。
“不过,想要进一步了解走出中心的学生情况就比较困难了。”林锋说,很多家长在孩子离开中心后,就不想让别人知道孩子曾经自闭过。他打电话对离开中心的孩子进行询问,听到最多的就是“很好”、“没事”的话,家长敷衍的情绪比较强烈。“后期跟踪很困难,主要是社会的接纳程度不够。”他说,其实与家长的定期沟通,能够及时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更有利于孩子日后成长。
温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主任杨方说,自闭症是先天形成,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无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确切阐明自闭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也没有药物能够治疗,只能通过后天的康复训练。“如果遇到孩子18个月大了还不说话,喜欢一个人玩,不懂得危险等行为,都要有所警惕,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目前,世界上有3500万的自闭症患儿,中国占了七分之一,按这样的数字推算,温州14周岁以下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自闭症)患者估计达到2.3万。杨方说,自闭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但很多家长因为不愿意承认孩子患有精神残疾,往往延误了治疗时间。
2周岁以下是自闭症孩子治疗最佳时期,这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但通过康复训练,患儿是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开口说话、有行为意识和学习能力的。目前全市共有康复训练中心十余所,这些机构通过开设多种训练课题等开展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其中温州星雨儿童训练中心是在2006年最早成立的训练中心,填补了温州当时自闭症康复机构的空白。
项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