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是孤独症儿童最佳康复期
昨天是“世界自闭症日”,记者走进孤独症儿童培训中心——
6岁前是孤独症儿童最佳康复期
昨天是第二个“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是一种由于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和耳前庭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发展障碍。据不完全统计,鞍山市有500多名这样的孩子。
孤独症培训中心传出来的拍球声
昨日,鞍山市残联和铁西区残联带着书包和文具,看望在鞍山天使之翼孤独症儿童培训中心中进行培训的“小天使”们。
原以为孤独症培训中心会是一片安静、没有热闹场面甚至会有点冷清的地方。但是还没走近培训中心,就听到砰砰的拍球声,中间还夹杂着笑声。
在训练室中,家长和老师们正带着孤独症儿童玩滑板、拍皮球、跳蹦床等活动。有的孩子玩得兴起,笑着和家长开起玩笑,有的则不听老师的指导,发起脾气。“我们正在做感觉统合训练,可以训练孩子的前庭感觉和平衡能力。 ”指导老师胡宇说,孤独症孩子的康复训练越早,孩子康复的效果越好,越有机会融入社会。
哥哥为孤独症弟弟放弃高考
今年23岁的胡宇比同龄人沉稳许多,在面对孩子时却十分耐心。 3年前,他放弃高考,陪着患有孤独症的弟弟从海城来到培训中心做康复训练。如今,他的弟弟回到家乡上小学,而他却选择留下来,做培训中心的一名指导老师。
胡宇说,“弟弟4岁时,我们就发现他有些不对劲,说话说不好。 ”长辈们的一句“贵人语迟”,让大家没有再多想。弟弟6岁时,表现得更严重,“对家人不感兴趣,没有亲情的概念,目光没有对视,话也说不好。 ”确诊为孤独症后,正常的幼儿园都不接受他。当时正读高三准备高考的胡宇最终决定:放弃高考,陪着弟弟来到培训中心训练。“其实父母让我来这里也是有点私心。弟弟的病可能一辈子都要进行训练,我在这学习,以后也好照顾他。 ”
经过一年半训练后,胡宇和弟弟回到海城,在家自己继续训练了近一年的时间,胡宇的弟弟走进小学校园,每天自己上学、回家,记作业,如果不说,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个孤独症儿童。
0-6岁是孤独症最佳康复时期
天使之翼孤独症儿童培训中心于溟主任介绍,中心已经有10名像胡宇的弟弟这样经过训练融入社会的孤独症儿童。“有的家长在孩子可以离开中心后,会选择搬家,甚至搬到别的省市,开始新的生活。 ”其实这都反映出家长对孤独症的一种“恐惧”和不理解。于溟说,中心曾接收过两个孤独症孩子,两个家长在训练聊天时才发现是在一个小区居住。甚至还有的长辈不愿承认宝宝有病,不让宝宝的父母将孩子送到中心训练。
孤独症目前还没有一所医院能够治疗,既找不到致病原因,也找不到治愈的方法。唯一的康复途径就是到专业机构去做康复训练,训练越早越好,而且是终身的。 0-6岁是最佳的康复时期。如果孩子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对环境奇特的反应,家长就应该带孩子专业医院检查,进行鉴定。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并检查,千万不要再因为“贵人语迟”耽误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记者金雪文并摄孤独症儿童培训中心的老师正在对孩子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