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自闭儿手上红印引虐子疑云 儿童厅警方介入调查

作者: 更新时间:2010-08-24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北辰网8月23日讯,据星岛日报报道,做父母已不容易,做自闭症(Autism)孩子的父母就更难。由于自闭症儿童与外界沟通有困难,很多时还会情绪失控,父母要想尽办法让他们平静,避免他们自伤或伤人的同时,也有可能惹上麻烦,好像一个尽心尽力照顾5岁自闭症儿子的新移民父亲,最近因儿子手上被发现有红印,卷入虐儿疑云,令他烦恼不已。本报并将一连两天,报道华裔自闭症儿童的故事,并且为家长介绍寻求协助的途径。

  洋名大卫(David)的陈先生,今年40岁。3年前,他举家由中国深圳移居加国,落户烈治文市。他与任职托儿中心的妻子育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蒂姆(Tim,5岁)与杰克(Jack,9个月)。

  爸爸辞职照顾病儿

  蒂姆2岁前已被发现行为异常,经诊断后,证实患上自闭症,现时正接受早期干预治疗(early intervention treatment),每周几日都有行为治疗师登门,替他治疗。为了照顾蒂姆,本来在加国连锁快餐店任职的陈先生,不惜辞去工作,全职在家照顾他。

  陈先生表示,经过治疗之后,蒂姆的情况有所改善,可以与别人有短暂的眼神接触,不过近一年来,蒂姆的情绪开始出现波动,经常半夜由「碌架床」上层跳到地下,大声尖叫,又想往家外跑,拿起厨房的刀叉敲打,有时更会企图伤害弟弟或自己;带蒂姆出街的时候,他又会掰开大人的手,往马路中跑,经常令他与妻子不知所措。

  今年7月28日,当行为治疗师到陈先生家作例行治疗时,发现蒂姆双手呈现一些对称的红印(red marks),怀疑蒂姆曾遭捆缚,就立刻通知卑诗省儿童与家庭发展厅(B.C. Ministry of Children and Family Development,简称儿童厅)的社工。

  陈先生表示,当时他虽然在家,却蒙在鼓里,直至两个儿童厅女社工及一个华人翻译到达,他才知悉此事。社工向陈先生说,怀疑蒂姆被人缚过,因此要启动安全措施,要求陈先生当晚搬到其他地方过夜,陈先生指他在本地没有亲戚,又无钱租酒店,无法搬走,社工于是报警。

  陈先生又说,警员到达之后,查问他有否捆缚儿子,陈先生否认,警员就要求陈先生讲出三个不缚孩子的理由。陈先生表示,他感到很为难,觉得警员视他如犯人,最后他跟警员说,儿子有病,他是不可能缚儿子的。

  被要求解释红印疑团

  他解释,事发前一晚,他见过儿子玩窗帘,事发当日,他也见到儿子用腰带捆自己,他怀疑红印就是这样做成的。不过,他承认在过往有次,他因发烧又遇到儿子情绪失控,曾经试过缚过儿子。事后,儿童厅警告他,不要用暴力对待孩子,陈先生则表明,那次之后他已没有再缚过儿子。

  当局派社工到家中过夜

  陈先生表示,「我不怨行为治疗师通知儿童厅,他们都是为孩子好,但凡事都要讲证据,我们已是尽力去照顾孩子,希望他们(儿童厅)不要惩罚父母,如果隔离自己能解决问题,我是愿意隔离的。」

  就以上个案,记者曾经查询儿童厅的社工及公关部门,但他们以保护私隐为理由,拒绝作出回应(详另文)。

  事发当晚,陈生生最后被容许留在家中,儿童厅派了一个社工在他家中过夜,直至翌日早上才离开。

 

加入收藏
Tag: 儿童
上一篇:4月大孩子看到人不会笑 小心是儿童孤独症前兆
下一篇:辞职照顾自闭儿反被疑虐儿 加华人承受重压陷苦恼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严防非典卷土重来 卫生厅部署防非工作
  • 泉州患孤独症孩子在增多
  • 未来50年的挑战:攻克精神顽疾
  • 家庭教育观念一变孩子就变
  • 基因技术正被庸俗化
  • 智力正常而表现有异 “特殊儿童”该如何教育
  • 别忽视儿童电视孤独症
  • 儿童“孤独症”知多少
  • “他们需要更多关注”本报自闭症儿童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 孤独症儿童20%可接受正常教育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