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不靠概念靠科学
什么是毒素?哪些毒素对人体健康有害?自己是否需要排毒?用什么办法排毒才科学?……前一阵社会上炒作“排毒概念”,不少人盲目跟风,结果精力、金钱浪费了不少,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人反而因此损害了健康。解放军306医院功能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洪作行教授表示,排毒是一门科学,炒作概念的做法不可取。他建议人们在排毒之前,应该首先弄清楚关于排毒的科学原理,避免在追寻健康的过程中走弯路。
毒素有内外之分超量蓄积才损害人体健康
说起毒素,大多数人马上想到的是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化学物质以及一些细菌、病毒等,其实,对人体而言,毒素远不止这些。
解放军306医院功能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洪作行教授说,准确说来,毒素是指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有毒物质。它有两个来源:一是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又称内毒;二是外部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又称外毒。内毒包括乳酸、酮酸、尿酸、自由基以及一些废弃的无机盐等。这些毒素大都由肝、肾、消化道以及汗腺等组织器官排出体外,一旦这些毒素得不到及时清除而不断累积,人体则进入亚健康状态,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外毒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重金属,比如铅、汞、铬、锰等。如今,环境中的重金属在持续增加,从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油漆涂料、电池到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不一而足。重金属的暴露会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诱发生殖功能障碍、癌症、退行性疾病、神经性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会损害呼吸、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还有一类是各种有毒化合物,主要包括增塑剂和防腐剂。塑料制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清洁剂中的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被归为环境雌激素,进入人体会扰乱内分泌功能。有研究证实,环境雌激素和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各种癌症、性早熟以及男性精子数量减少有密切关系。
人体是具有自行排毒功能的。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它承担了90%以上的排毒重任。它可以将大部分的代谢废物、进入体内的各种有毒物质氧化分解,然后排出体外;肾脏和汗腺也承担着排出尿素、尿酸和废弃无机盐的重任。不过,洪作行表示,人体的自动排毒功能并非无限制,一旦体内失衡或者外毒进入人体过多,肝肾等排毒器官不堪重负,就会造成毒素的缓慢蓄积,从而诱发各种疾病。可以说,“内毒不出,外毒入侵”是各种疾病的根源所在。
排毒要因人而异
毒素检测为排毒提供科学依据
洪作行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为了排毒天天服维生素,喝减肥茶,吃各种保健品,甚至还使用泻药。当问他们为什么要排毒,怎么知道自己体内的毒素超标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回答。
“现在的状况是,很多人都有排毒理念,但是并不了解毒素检测的手段以及体内毒素的种类和积累的程度。”洪作行指出,目前国内毒素检测只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比如医院在应对疑难杂症或者一些怪病时,公安机关在侦破案件时,而体检中心、医疗机构并没有在日常体检中设立重金属等人体毒素的检测项目。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随着排毒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一些医疗机构开始引入毒素检测项目。比较有代表的就是解放军306医院的功能医学中心。他们引进了国内种类最多的人体毒素检测项目,可进行25种体内重金属、18种微量元素和体内自由基、环境荷尔蒙等毒素的检测,弥补了国内毒素检测的空白。人们只需要提供头发、尿液、血液就可以检测全身的毒素种类以及有害程度。如果受检者体内毒素超标,该中心可以采取功能医学手段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排毒,最后再通过检测检验排毒效果。
“体内毒素过多是导致各种疾病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洪作行说,经常暴露于重金属以及有毒化合物环境中的工作人员,酒精肝、脂肪肝、不孕症患者以及一些皮肤病患者等等都应该定期接受检测。
酒精肝和脂肪肝人群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据国内一项针对22.2万白领、财富精英的体检数据统计结果显示,61.8%的人患有脂肪肝。其中肥胖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为54%,嗜酒者的脂肪肝发生率59.7%;50岁以上者发生率为30.12%。近年来,酒精肝和脂肪肝的发病年龄渐趋年轻化。
“脂肪肝、酒精肝不仅会慢慢损害肝脏细胞,更会影响肝脏排毒的机能。长期的肝脏功能不好,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一般体检中的肝功检测只代表肝脏的发炎指数,并不代表肝脏解毒功能。通过毒素检测系统中的“激发检测”则能够了解肝脏解毒功能。”洪作行提醒,那些长期熬夜的白领人群,还有已经确诊为中度以上脂肪肝、酒精肝的人士应当着重进行肝脏解毒功能检测和相应的恢复治疗。
洪作行还强调,汞、铅、镉等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是缓慢的,这些毒素如不及时排出体外,一旦进入免疫系统,长期攻击DNA,将最终诱发癌症。此时再进行救治,往往是“亡羊补牢”,所以,定期进行体内重金属等毒素的检测和排毒也是预防癌症的一个好办法。
另外,很多不孕症患者长期服药也不见效;皮肤病患者长期使用各种药物、不断更换化妆品,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病情不断恶化。“其实不孕症和皮肤病#p#分页标题#e#患者往往是毒素超标导致的。做一下毒素检测可能马上就能发现问题。”洪作行表示。
如果说,儿童多动症、自闭症也和毒素有关,你相信吗?洪作行介绍,在台湾,自闭症儿童在进行毒素检测时,80%以上体内毒素超标;经排毒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的占到95%以上,同时治疗效果统计显示,治疗的年龄越小,效果越明显。
盲目跟风是大忌
迷信排毒不可取
重视排毒没有错,但是一定要摒弃“概念化”,这是洪作行反复强调的一点。洪作行指出,目前比较常见的几个排毒误区是:盲目排毒;没有症状也排毒;把排便等同于排毒。
盲目排毒的人经常是奉行“拿来主义”,不管某些药品、保健品、食品等是否适合自己,只要能帮助自己排毒,不加鉴别就吃。“是药三分毒”,任何药品都有副作用,不能乱用,特别是处方药,一定要遵医嘱使用。保健品也有禁忌,也要有甄别的使用。食物虽然不比药品和保健品,但是食用也要谨慎。比如绿豆具有解毒功能,但对于寒凉体质的人来说就不宜食用,老人、儿童、体质虚弱的人要少吃。
没有症状也排毒的人大都盲目跟风,看到别人排毒,不管自己体内毒素是否超标就效仿。排毒是一个代谢的过程、平衡的过程,是把过剩的东西排掉。如果体内毒素并不超标而胡乱排毒,势必会打乱体内平衡,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把排便等同于排毒是一个很常见的误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女性为了塑身和保护皮肤,使用一些增加排便次数的保健品,甚至用泻药来排毒。排便确实是一种排出毒素的有效方式,但是人体排便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打破这种规律同样危害健康。盲目使用保健品和泻药会损害肠黏膜、影响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肠道内的菌群紊乱以及产生依赖性等等,因此这种方法更不可取。
洪作行反复强调,排毒是一门科学,一定要谨慎对待。最好的办法是先了解自己体内的毒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排毒。此外,他还提醒人们,千万不要忽视精神毒素,出现压力过大、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时一定要及时排解,否则时间一长同样会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