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孩子可以跟正常人一样 职业训练缺政策支持
羊城晚报讯 记者冯小静、通讯员杨亚明报道:只要有一点阳光,就会灿烂———这是太阳花的精神,也是这所藏身越秀老城区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信念。广州亚残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羊城晚报记者8日来到这所学校,尝试走近智障的小朋友,了解一种和正常孩子完全不一样的学习模式。
生均经费是普通学校的10倍
这所名为“越秀区启智学校”的公办特殊教育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濠涌边,四周都是居民楼,从1985年创立第一个弱智班以来,已经有25年的历史。现时在校学生有262人,教师和工作人员有101人,这101人都属于公办教师编制,一个教师带2到3个学生。陈校长说,越秀区每年投放到特殊学校的生均经费是普通学校的10倍,还有20万元专用经费,学校因此得以良好发展。
学校接受区内地段生,提供九年义务教育,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等孩子都能在学校里找到适合自身的服务和课程。记者在课室里看到,一个班一般有12个孩子,老师有3个,老师的办公地点也在课室里,可以说和孩子们形影不离。在这里,普通人最简单的日常行为,如行走、伸手、应答、交流,都是一些孩子在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程度稍好的孩子还可以学习文化课程。
很多课程正常人意想不到
学校有很多主题课程,很多都是正常人意想不到的。例如高年级的学生有为期一个月“买菜做饭”的实践课程。记者来到一间布置得像家庭厨房一样的课室时,几个参与课程的学生碰巧都出去买菜了。这里有锅碗瓢盆,墙上贴有买菜做饭的各项指引,还有菜谱:蒸肉饼、番茄炒蛋、冬瓜瘦肉汤……连每个在这里学习的同学的饭量都清楚列明。陈校长说,孩子能独立做饭,是很多家长期盼的,因此这个课程特别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在校园的一角,有一家“太阳花商店”,这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使用金钱而设的训练点。“店员”是几个已经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他们在这里可以得到职业训练。平时上课学生表现得好,老师会奖励他们一种代币,每逢星期四,学生把代币换成真正的钱,到商店里买东西,里面有饮料、饼干、糖果等,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习“东西要先付款才能吃”、“付款要排队”等行为规范。
职业训练缺少政策支持
仅仅一所“太阳花商店”所能提供的服务是有限的。陈校长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目前职业训练这一块,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经费来源也非常有限,而学校开设这些服务对家长和学生是免费的,她希望政府能在这方面提供支持,“虽然孩子们智障,但只要给予足够的支持,他们也可以跟正常人一样”,陈校长说,很多学生毕业后投身到服务性行业,做得并不比普通人差。
记者还了解到,学校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方面有一些免费的课程讲座提供给有需要的家长和孩子,每月一期,有需要的读者可以跟学校联系,地址是:越秀区白云路义利街4号。
冯小静、杨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