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精细动作训练方法介绍

作者:刘红艳 更新时间:2011-01-04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在人类活动运动生活上,即使只举出其中最基本的运动,其数量也多的惊人。将运动归纳起来主要分为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在2004年的夏天,启智给了我接触蒙氏教育的机会。通过学习,我系统的掌握了蒙台梭利的理论与实操。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感到很高兴。下面我将比较详细的介绍蒙氏教育的理念和精细动作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 蒙氏教育的理念 :

1、关于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1870年8月出生于意大利,自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26岁就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意大利第一名女医学博士。但由于无法改变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成见,只能在大学里担任助理医师。正象中国古语所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这个机会让她接触到了智障儿童,并开始潜心研究关于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蒙台梭利针对这些孩子的问题,用心研制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工具,帮助他们手脑并用增进智能。通过两年的训练,这些孩子学会了许多她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并通过了当时罗马地区为正常儿童举办的考试。1907年蒙台梭利开始在各地建立蒙台梭利儿童之家”,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发展机会环境的教育方法。她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为儿童和人类精神的复兴奉献了一生。著有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手册,教育人类学,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等书。

 2、理论部分

   在蒙氏教育理论中提出,发展智力需要通过双手操作的基本理论。因为她发现儿童除了食物之外,还会在屋子里面乱抓,乱摸,找寻可以让双手操做的东西,以练习他们的抓握能力。蒙氏教育中将所进行的活动称之为工作。目的是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做事聚精会神,并体验独立的滋味,而且能有秩序的完成一件工作。同时也借着肢体的活动,使孩子的人格智能与体能同时得到发展。这与大人们的工作恰恰相反,大人工作是为了满足目前社会所需,目前生活所需,是为了维持生命。而孩子的工作目的是为了完成自我。所以那怕是孩子专心的在玩泥巴,您看到之后都应该高兴。虽然他的手上脸上衣服上都弄脏了,而且捏的东西也看不出有什么名堂。但是他却在专心的用头脑想、用手眼和着泥巴忙碌,也许正在学妈妈做包子、面条,也许在建楼房。或许刚开始他想捏一匹马,可是怎么看也只象一团烂泥巴。那是因为他眼、脑和小肌肉的发展不能完全协调。经过一段时间,你可以发现,他已经会运用方法,似乎捏的有些象马了。这表示他的手脑对于捏握这件事已经逐渐协调、逐渐配合了。

   对于孩子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上的发育,而且手眼的协调也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做了预备工作。比如说想要写字就需要手部小肌肉发育出来,通过手部精细活动的练习,进行积累,时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不但具有握笔描画的力量而且可以掌握日常的生活技能,所以蒙台梭利称”动作是生活的基础,动作练习具有发展智力的目的”

二、精细活动之内容:

   够、戳、勾、握、捏取、拧物、串珠、搭积木、扣扣、用剪刀、握笔、画线、插棍、撕纸、折纸等,完成简单小制作(做项链、作画、拧绳、打扣节等)

三、方法:工作分析法、自由玩耍(捏泥、堆沙、玩水等)

四、方式:个训、家庭训练、团体完成一件成品

五、具体操作

(一)物品准备原则:

1.须符合儿童的生理发展,如大小高矮轻重。

2.须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二)操作:

1. 五指抓、三指抓

2. 两指捏、一指按

3. 舀、

4. 倒豆、倒水

5. 捞珠子、夹弹力珠或乒乓球

6. 拧螺丝、捣碎

7. 削皮、切

8. 剪、贴

9. 折、

10. 打泡泡

 

1、 舀豆子

(1)教具构成:中等适量的豆子、碗两个、托盘一个、勺子一把

(2)教育目的:手眼协调、手部肌肉运动的调整

(3)操作方法:

  a 将所要展示的工作教具#p#分页标题#e#摆放在桌子上。

  b 交待工作名称

  c 示范方法:用小勺将左侧小碗中的豆子舀至右侧小碗中。

  d 重复上述工作程序,直至将左侧小碗中的豆子全部舀至右侧小碗中

  e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表扬。

  f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

  a 舀小球

 b 舀米(大米、小米等)、小细管

 c 舀水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空碗正中心的红色即时贴标识

(7)兴趣点:声音

(8)注意事项:逐渐增加难度

2 、五指抓: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大小相同的碗两个、适量红豆

(2)教育目的:

  a 直接目的:手眼协调、肌肉力量、专著力

  b 间接目的:对声音的敏感性

(3)操作方法:

  a交代活动的名称              

 b演示方法:左手扶左碗,右手五指从左碗中抓起豆子若干,放在右碗中。

  c重复抓豆工作,直至将左碗中的豆子全部抓放到右碗中。完成后,双手端起右碗将豆子倒回左碗中。

  d 鼓励小朋友也来试试。

  e 小朋友完成后及时表扬

  f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抓豆扣子珠子等由大逐渐变小

(5)试用年龄:2岁半以上

(6)右碗中心用红即时贴做标记

(7)兴趣点:豆子的声音

(8)注意事项:a 工作时掉落在外面的豆子要捡回碗中。

               b 放时对准右碗的中心点。

3、三指抓:
备注:同五指抓的程序,只是将右手五指抓改成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的动作。

变化与延伸:夹球

4、两指捏

(1)教具准备:小瓷盘一个、牙签桶一个、牙签适量

(2)教育目的:同上

(3)操作方法:

  a交代活动的名称                 

  b演示方法:将左侧瓷盘中的牙签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竖直放入右侧的牙签桶中。

  c 重复捏的活动,直至将左侧瓷盘中的牙签全部捏至右侧的牙签桶中。

  d 请小朋友来试试看,并及时表扬。

  e 物归原位。

(4)延伸与变化:牙签桶盖上洞的大小、多少 / 将牙签插在水果上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注意事项:开始操作时可将牙签的尖剪掉,以防扎伤。

5、一指按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盛长图钉的小碟一个、泡沫板一块

(2)教育目的:肌肉力量的调整、专注力、配对、有序排列

(3)操作方法:

  a 交代活动的名称

  b演示方法:右手拇指和食指从小碟中取一枚长图钉,左手扶泡沫板,右手将图钉插入泡沫板中,用右手大拇指将图钉按实。

  c 取图钉重复上述工作程序,直至将小碟中的图钉全部插按至泡沫板上。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表扬。

  e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

  a 有序排列,如:一黄一红一绿一蓝,一黄两红一绿一蓝,一黄三红一绿一蓝。

  b 在泡沫上画上卡通等图案,沿轮廓排序。

  c 在动物垫 / 图形的周边按图钉。

  d 加一把带撬起功能的小铁锤,能将图钉撬起。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在泡沫板上用彩色笔画的小圆圈。

(7)兴趣点:图钉颜色、形状等的变化。

(8)注意事项:将图钉按在彩色笔画的小圆圈内。

6、倒豆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有把有口同等大的玻璃杯两个、豆子若干(装在右侧的杯子中。

(2)教育目的:动作的顺序性、双手协调

(3)操作方法: 

  a 将工作时所需的物品放在桌子上。

  b 交待工作的名称: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倒豆的工作。

  c示范方法:有豆的杯子#p#分页标题#e#放在右手侧,右手拿杯子的把,左手护杯,将豆子倒入左侧的杯中。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a 倒鸟饲料、色砂。

          b 分米。

         c 由大的颗粒逐渐过度到小的颗粒,使倾倒的工作更精确。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豆子或其它颗粒倒在杯子外的托盘里。

(7)兴趣点:听豆子或其它颗粒倒出的声音,对准容器中心倒豆子。

(8)注意事项:使用细颗粒或粉状物工作时,要预先准备好桌上用的小扫帚和小畚箕。

7、倒水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带嘴水杯一个、圆口杯、小抹布一块、海绵一块、围裙。

(2)教育目的:

   a直接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手眼协调能力、用手灵巧的倒水。            

   b 间接目的:独立性、专著力。

(3)操作方法:

  a 在带嘴水杯中倒入三分之二有颜色的水,放在托盘的右侧。

  b 将准备好的用具用托盘端到桌子中央。

  c 交待活动名称

  d示范方法:右手握住带嘴水杯把手轻轻端起,将杯嘴移至圆口空杯子的上方中央。稍稍离开以免两个杯子发生碰撞,慢慢倾倒出里面的水。倒完最后一滴后,左手拿海绵从杯口外侧由下向上擦干。把空杯放回托盘里,将溅到桌子上、托盘上的水用小抹布擦干。

  e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f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a 倒茶。

         b 用漏斗将水倒入细口的容器中。

         c 有把没嘴的杯子倒水。

         d 没把没嘴的杯子倒水。

         e 分色水在杯子里或高脚酒杯里。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做过倒豆子、倒米的小朋友。

(6)错误控制:水溅出来。水没倒完。容器相碰。画好的量线。

(7)兴 趣 点:听水流出的声音,看水流的样子,一直到最后一滴。不使容器相碰。  

(8)注意事项:a 活动在桌面上操作。

        b 倒水时要准备海绵、水桶。

        c 离有水源的地方近一些。

8、捞珠子

(1)教具构成:碟(碗)一个(盛珠子用)、漏勺、塑料珠子、海绵、方形盒子一个。    

(2)教育目的:手眼协调、手部肌肉力量的调整、专著力。

(3)操作方法:

  a 将所要展示的用具放在托盘里端至桌子上。

  b 交待活动名称

  c 示范方法:将珠子倒入装有水的盒子中,用漏勺将珠子捞出至碟子中。

  d 重复上述工作程序,直至将珠子全部捞完。

  e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f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捞乒乓球。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珠子没有捞完 / 珠子掉落在碟子外面。

(7)兴趣点:捞的过程。

(8)注意事项:盛水的盒子不要用玻璃的。

9、夹弹力珠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带有小格子的盒子两个(格子数量相同),大夹子一个,

               弹力球十个(与盒子中格子的数量相同)。

(2)教育目的:数量的配对;手部肌肉力量的控制。

(3)操作方法:

  a 将工作毯铺在适当位置。

  b 交待活动内容

  c示范方法:将摆放在托盘中的盒子拿出按左右摆好。托盘放在左上角。把左侧盒子中的弹力珠用大夹子夹至

             右侧的盒子中。夹时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物归原#p#分页标题#e#位。

(4)变化与延伸:

  a 用小夹子将乒乓球从左侧心形(长方形)盒子中夹到右侧与之相同的容器中。

  b 用筷子夹小玻璃球。

  c 用筷子夹海绵=>吃饭时盛饭、盛汤、端托盘、用筷子吃饭。

  d 用镊子夹小纸片、细小的塑料管、小瓷珠等。

(5)适用年龄:2岁以上

(6)错误控制:相同数量的珠子、相同数量的器具。

(7)兴 趣 点:珠子及盒子的形状、颜色。

(8)注意事项:a 珠子的数量与器具中的格子数量一致。

        b 由易至难,由大至小。

10 拧螺丝

(1)教具构成:不同型号的螺栓与螺母、盘子一个

(2)教育目的:a 双手协调能力。    

               b 双手分化、拧的能力

          c 配对能力。      

               d 图形识别,为学习几何形体打基础。

(3)操作方法:

  a 取盘子(内装各种螺丝)放在桌子上

  b 交代工作的内容:今天和小朋友分享拧螺丝的工作。

  c 老师示范:将螺丝都摆放在桌子上,一一拧开并拧上。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a 拧瓶盖(可爱的卡通小瓶子)。

         b 拧笔帽。

         c 拧毛巾。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正确配对。

(7)兴 趣 点:活动的过程。

(8)注意事项:将螺栓与螺母正确配对。

11、捣碎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勺子一个、小碟子两个、捣碎罐一个、捣碎锤一个,饼干若干。     

(2)教育目的:手眼能力的协调;手部肌肉力量的调整。

(3)操作方法:

  a 将所要展示的用具放在托盘里端至桌子上。

  b 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将2至3块饼干用勺子放入捣碎罐中,右手持捣碎棒,左手扶罐,将饼干轻轻捣碎。双手捧罐将

             饼干碎末倒入小碟中,请小朋友用勺子品尝。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物归原位。

(4)变化与延伸:a 捣饼干、面包干。

         b 捣蒜。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罐底做的标记;小碟子上的红色控制点。

(7)兴 趣 点:捣碎的食品可以吃。

(8)注意事项:a 捣碎锤放在一个小碟内。

        b 饼干放在一个小碟内。

        c 捣碎锤与罐的内壁不碰撞。

        d 将食品充分捣碎成粉末状。

12、削皮

(1)教具构成:托盘一个、洗净的黄瓜一条、小盘一个(装黄瓜用)、小碗一个、削皮刀一把。   

(2)教育目的:a 培养削皮的能力。

        b 肌肉力量的调整。

        c 手眼的协调。

        d 独立性、专著力。

(3)操作方法:

  a 将准备好的物品用托盘端至桌子上。

  b 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右手持刀柄,左手轻触刀片,然后摆手,提示刀片危险。左手持黄瓜,右手持刀自上而下给黄瓜

             削皮。转动黄瓜,直至把黄瓜所有的皮削干净。削完后可以直接食用,将削下的皮倒掉。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用具用完后清洗放回原位。

(4)变化与延伸:要削皮的物品转变为胡萝卜等。

(5)适用年龄:3岁以上稳定性较好的小朋友。

(6)错误控制:手握黄瓜尾部,以防削到手。

(7)兴 趣 点:削皮本身、可食用。

(8)注意事项:a 提示小朋友刀片危险。

        b 将瓜皮#p#分页标题#e#倒掉。

13、切

(1)教具构成:砧板、钝头菜刀、篮子、小黄瓜、容器(装切好的菜用)、小围裙、抹布。

(2)教育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切的能力,切的能力,手眼协调性,独立性,专注力

(3)操作方法:

  a 将准备好的物品用托盘端至桌子上。

  b 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把手洗干净,穿上围裙。在厨房准备好用具,将黄瓜洗净,砧板稍微沾湿,放在面前。将小黄

              瓜细的一头朝左放在砧板上。左手放在黄瓜要切下的地方,远离刀约1~2cm。右手持刀,刀刃

              向身体一边轻轻地切下,刀面与砧板垂直。约2cm的地方再切。左手要常压在距离切口稍远的

              地方。重要切的工作有:把瓜切完,放下菜刀把切好的瓜片放入容器。刀、砧板洗净,擦拭手

              晾干。

  d 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 用具用完后清洗放回原位。

(4)变化与延伸:切的物品转化为各种瓜、菜等。

(5)适用年龄:3岁以上。

(6)错误控制:切伤手。

(7)兴趣点:a 菜时手的配合。

             b 切的菜可做养小兔等小动物的饲料。

(8)注意事项:注意使用刀具的安全。

14、剪

(1)教具构成:a 剪刀(前端要圆、大小适合小朋友的手);

        b 长方形纸(约3cm15cm);

        c 画有直线、曲线、锯齿形线的长方形彩纸;

        d 画有复杂几何图形的纸。

(2)教育目的:a 剪的能力、肌肉运动的调整、手眼的协调性。

               b 独立性、专著力。

(3)操作方法:

  a 将准备好的物品用托盘端至桌子上。

  b 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握住剪刀,左手拿纸。在剪刀一开一合之间,实际示范剪刀的正确使用方

              法。

  d请小朋友试试看。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第一次使用剪刀的小朋友剪完全没有画线的纸,开始时老师可以拿

    着纸让小朋友剪。

  e小朋友已经会使用剪刀后。用画好线的纸,照着纸上的线剪。

  f碎纸收入垃圾桶,用具放回原位。

(4)变化与延伸:a由小朋友自己构想简单的图案画到纸上剪。

                 b剪毛线、布。

                 c剪厚纸。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6)错误控制:a剪刀刀刃的开合动作不灵活,会开合却不会剪。

        b剪到线外面。

(7)兴趣点:学习用剪刀剪纸。沿着线剪。

(8)注意事项:a剪刀开合,注意危险。

               b剪后碎纸收入垃圾桶。

15、贴

(1)教具构成:胶水或胶棒、盘子、刷子、台纸、剪成各种图形的纸、绘有图形的彩纸、毛巾、卫生纸。

(2)教育目的:a直接目的:胶棒的使用;贴的方法;手指运动的调整;手眼协调。

       &n#p#分页标题#e#bsp;       b间接目的:独立性、专著力。

(3)操作方法:

  a将用具取出放到桌上适当位置。

  b将台纸置于桌子中央,其他东西也准备好,放在桌上。

  c交待活动名称

 d示范方法:打开胶棒的盖子,把胶水在图形或彩纸上抹薄薄的一层。依照设计好的样子把图形或彩纸贴在台

             纸上,手指轻压抹平皱褶。沾到手指的胶水用手巾擦掉。其他的图形也重复上述方法贴好。贴完

             后,把沾在图形周围的胶水擦净,合上胶棒盖。

  e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f将用具放回原位。

(3)变化与延伸:a剪贴小朋友自己构想的图形。

                  b用各种树叶、开心果壳、蛋壳等进行构图粘贴。

                 c收集各种小石头,染上各种颜色以后用胶粘在白瓷砖上做成装饰画。

(4)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已学过剪的小朋友。

(5)错误控制:带有图形的台纸。

(6)兴趣点:正确粘贴在同图形的台纸上。

(7)注意事项:a一般准备五人用具。

        b胶水一点点的刷。

        c作品完成后可展示。

16、折

(1)教具构成:30cm见方的白布:用红线标记对角线、对边线、三等分线、四等分线等共六块布;与之同等大

        小用来装布的盒子六个。

(2)教育目的:a直接目的:手眼协调性、肌肉的力量控制。

        b间接目的:专注力、独立心。

(3)操作方法:

 a到教具架上从放布的盒子里小心的取出一块布放在左手上,用右手轻压着,拿到桌子中央。

 b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中线的折法:双手的手指捏住布的两角,把布轻轻的掀开。左手轻按着布,用右掌将布抚平。让小朋友注意折线的地方。用食指、中指沿着折线由左向右滑过。用两手各捏住打开时的两个角,提起到折线的地方,再慢慢的对向上端的角。用左手轻轻按住布边,以免对好的角移动,右手沿着折线压过去。暂时把手放开。左手轻按着折好的布,右手的二根指头从左向右把皱纹抚平压出折线。最后将布放回原来盒中。

 d请小朋友试试看,并及时鼓励。

 e依此方法折叠其它的布,并请小朋友练习。

 f将布依次放回盒中,将盒子放回教具架。

(4)变化与延伸:a折各种形状

         b折平时身上所带的手帕。

         c折布、纸巾等。

(5)适用年龄:3岁以上。

(6)错误控制:a折叠不佳,角没有对正。

        b可以见到缝线在折痕外。

(7)兴趣点:沿着缝线折叠。角的重合对正。

(8)注意事项:沿缝线对正。

17、打泡泡

(1)教具构成:托盘、已放入洗洁精的小盆、打蛋器、围裙、套袖。

(2)教育目的:a肌肉运动的调整。

        b专注力。

(3)操作方法:

 a将用具取出放到桌上适当位置。

 b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穿上围裙、带上套袖。先将小盆中倒入 2/3的水。右手握打蛋器,空中示范打泡泡转圈的动作。将打蛋器放入盆中,逆时针方向打,直至盆中出现小泡泡。将打出泡泡的水倒掉,把用具洗干净。

 d鼓励小朋友试试看。

 e把用具洗净后放回原位。

( 4  )变化与延伸:a装泡泡容器的变化。

         b用有泡泡的水洗塑胶玩具。

(5)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练习过倒#p#分页标题#e#水工作的小朋友。

(6)错误控制:泡泡和水不要溅到外面,泡泡水溅到外面时需擦净。

(7)兴趣点:泡泡的产生。

(8)注意事项:泡泡水溅到外面擦净。

18、缝

(1)教具构成:画有花草、动物等单纯图样的台纸(绘画用纸或厚纸),毛线,毛线针,垫子,剪刀,针插。

(2)教育目的:a 直接目的:手指的运动,顺序性,缝纫的预备。

        b 间接目的:独立心,专注力。

(3)操作方法:

 a将用具取出放到桌上适当位置。

 b交待活动名称

 c示范方法:把毛线穿过毛线针,剪取约50cm长的线,线两头并在一起打结。左手拿针打孔的台纸图形旁边,右手持针。决定起点后,针从背面刺入,从正面穿出。第二点从正面向背面刺入。这样交互进行。缝好后,线从背面拉出,打个结后剪断。

 d鼓励小朋友试试看。

 e把用具洗净后放回原位。

( 4 )变化与延伸:回针缝;用小块布制作简单的袋子;缝扣子、按扣等。

(5)适用年龄:3岁以上。

(6)错误控制: 找对针眼、插针的方向、次序正确。

(7)兴趣点:针从一点到另一点是正、背交互的进行。

( 8 )注意事项:打结若对小朋友太难,教师可以帮他完成。

加入收藏
Tag: 精细 动作 人类 方法 训练 介绍
上一篇:儿童吸吮奶嘴过久可能影响语言功能发育
下一篇:注意力不集中及过动症简易教程摘要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首届孤独症论坛在北海召开 为孤独症儿童奔波努力
  • 溺爱也会造成孩子自闭
  • 中美专家在晋江研讨儿童孤独症
  • 一位母亲的感人心愿:愿我能活得比孩子久一点照顾他
  • 看牙医的资料
  • 窗外的呼唤
  • 我们身边的小Q
  • 世界首例双头女婴在接受切除手术后死亡
  • 儿童自闭症呈上升趋势
  • 首家智障儿童培智幼儿园在通建成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