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孤独症儿童多做事
在广州华泰宾馆举行的第三届残疾儿童家长与专业人士交流会上,一些家长提出不少问题。有关专业人士分别为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家长可向残联求援
不少特殊儿童的家长对于广州市的康复机构的服务不了解。面对此,广州市残联的熊小兵女士为众人介绍了广州的社区支持模式。
据介绍,全国3亿儿童中就有1千万是弱视儿童,2千万新生儿中就有2千多名是智力有障碍儿童。广州市儿童的健康基本情况是:全市智力残疾的儿童有2万6千多人,听力残疾的有4千人,综合残疾(即患有两种残疾以上)有3千多人,视力残疾的有8百多人。
广州市除了法制保障残疾人外,还设置有导向带和轮椅通道等设施方便特殊人群。此外广州市有8家特教学校,每一街道都有社区服务中心,设有康复室。有困难的特殊儿童的家长,可以向各区残联理事长了解情况,请求帮助。
要宽容理解自闭儿童
有家长提出,孩子才5岁,已经将《泰坦尼克号》完整地看了1000遍。平时孩子太吵闹,无法管教时,只要家长打开电视机播放《泰坦尼克号》,孩子就会安静地坐下看。
“重复行为,如多次重复看一部戏,或重复开关抽屉等,这都是自闭症儿童的表现之一。”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邹小兵教授指出,自闭症儿童表现还有语言交流障碍,即不和别人说话,自言自语;缺乏身体肢体的交流,如别人问话时,不会点头摇头、不会用手指指东西。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和治疗,邹教授认为家长要坚持三个原则:对孩子的行为宽容和理解;对孩子异常行为不能一味责怪,而是应当正面进行矫正,当孩子完成每一段行为,都给予语言或“小饼干”等鼓励。管制多动孩子要迅速
不少家长提出孩子患有多动症,在学习上都有一些小毛病,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
香港教育心理学家黎程正博士认为训练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动症的注意事项,首先是所有规则和指令要清楚简单,比如孩子要上课,让孩子沿着一条固定的线路走,找到有自己名字的柜子,把书包放好等。
然后是家长必须用迅速和立即的方法去管制,比如孩子打烂了东西,不仅口气强硬,而且马上在动作上要求,让孩子把东西收拾好。
同时,黎博士认为也可以采取先正后负的方法,即先表扬后批评,比如让孩子先做完作业再看电视,可以说:“宝宝你能每天都完成作业,这是很好的。但是在看电视之前把作业做完,就更棒了!” 行为的改变和变更;对孩子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