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孤自闭儿童仅10%能上学 将开设普小特教班
患儿(左二)和正常孩子在一起玩耍
现象
应及时将训练转向教育
贝贝曾经的辍学经历,可以说是无数学龄孤独症儿童遭遇的缩影。据记者了解,几乎每一个孤独症儿童都有被普通小学拒收的经历。有的家长无奈之中甚至向学校校长、老师一一下跪,结果也还是无济于事。还有一些家长一面托人向校长、老师说情,一面拿起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武器,这才和学校达成了“试一试”的协议。
据长春市某孤独症训练机构负责人介绍,目前长春市约有3300余名孤独症儿童,他们中只有10%的孩子能进入普通小学读书。另外,多数校方都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如果这个孩子无法融入到正常孩子的群体中,影响了学校的日常教学,这个孩子仍要离开学校。
竟一妈妈是长春市孤独症家长中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她希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可以让儿子像普通孩子一样接受“9年义务教育”。
上普通小学成了奢望
在竟一6岁时,她开始为孩子找寻就读的普通学校,但是先后被3所小学拒之门外。几经周折后,经由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2009年8月31日,竟一终于进入了宋家小学就读,那年竟一8岁。
但当年11月时,校方以部分学生家长有意见为由,作出了不许竟一上数学和语文课的决定。由于种种问题的出现,竟一在宋家小学就读一年半后,于今年3月转学到了长春市宽城区培智学校。这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校内就读着“唐氏”、智力发育迟缓等儿童,其中也包括部分孤独症儿童。
政策
每区一所普小开设特教班
2010年10月,长春市教育局下发了《落实〈长春市特殊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推进长春市特殊教育快速发展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长春市每区都要建一处“特殊教育辅读班”。各区要根据本区特殊儿童﹑少年分布情况,确立1所小学开办“特殊教育辅读班”。各县(市)区要在2012年底前确立1-2所学校开办“特殊教育辅读班”。这样,长春市用三年的时间将形成科学﹑合理的特殊教育学校网络,使所有有就学能力的智障﹑脑瘫﹑自闭症儿童都能就近接受义务教育。另外,三年内,形成每区至少两所幼儿园﹑康复机构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增设的学前班,接收3-6岁残疾儿童(智障﹑自闭症﹑脑瘫)接受学前教育。
长春市计划三年内投入5000万元,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在特殊教育经费方面,长春市每年将安排60万元专项经费,各县(市)区政府每年要安排不低于10万元的专项经费,保证全部落实到位。
民生计划4条提到孤独症
2011年1月26日,《长春市2011年民生行动》正式出台,长春市委、市政府向760万长春市民作出107条承诺,其中有4条提到了孤独症。
其中第21条中提出“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提供训练补贴”;第26条中提出“组建关爱孤独儿症儿童、关爱城区农民工子女、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社区民生服务四支志愿队伍”;第41条中提出“全面启动社区儿童孤独症筛查项目,每个城区建立1所孤独症筛查与康复指导中心”;第61条提出“市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中心办学规模达到300人左右,对有需要的3-6岁听障、视障、智障、孤独症、脑瘫等残疾儿童开展学前教育”。
问题
普小特教班目前只有两个
“这些好政策的出台,让我们感到不再孤独。”竟一妈妈说,“但时间不等人,孩子一年年的大了,13岁后孤独症干预将无太大进展。”
去年,南湖小学在长春首先开办起了普小特教班,有10个孤独症孩子进入了这所学校,并得到了融合教育。但是竟一妈妈说:“长春市这么大,孤独症儿童遍布在不同城区,让所有的孩子都集中到这所学校就读并不实际,同时也会增加家长们的接送负担。”
昨日,记者联系到了长春市教育局的相关部门,据介绍,除了南湖小学#p#分页标题#e#之外,位于南关区的平泉路小学也开设了特教班。另外,今年长春有望在全市8个城区都开设这种特教班。
入学阻力大学校也很无奈
日前,记者调查了长春市多家小学,多数学校表示拒绝孤独症儿童入校,原因之一是师资力量不够,教师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不知如何开展有效地教学;原因之二是正常学生家长的拒绝排斥,孤独症儿童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某些行为和情绪,会扰乱正常教学秩序,从而影响到正常孩子的学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说:“看到孤独症儿童我们也很同情,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所学校都在抢抓生源,用尽浑身解数提高升学率,如果一个班级来了几名孤独症儿童,哪里还有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个班。”
每人每年4千元补助未下发
孤独症患儿给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是有目共睹的。竟一妈妈说,为了给儿子看病、训练,目前家里已经花了10多万元钱。
据介绍,一家最普通的自闭症训练机构的收费标准也要达到每个月1200元,而且不包括伙食费。因为孤独症儿童几乎不具备自理能力,所以在培训时必须有家长陪护。为了孩子,很多家长都辞去了工作,这样将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长春市政府曾提出,自2010年起,对0-6岁孤独症儿童给予康复补贴每人每年4000元。昨日,记者从长春市残联了解到,长春市选定长春市星光特殊儿童训练中心和长春市二道区新智特殊儿童训练学校作为定点单位,政府将钱下发给机构,机构为患儿提供培训。
随后,记者分别联系了这两所学校的负责人,“符合条件的患儿名单已经报上去了,但是钱还没有下发。”
困惑
无奈在培训学校待6年
长春市二道区新智特殊儿童训练学校的王校长也是一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她对孤独症教育方面更为了解。她的孩子今年9岁,也是因为没有小学接收,至今留在她的机构中。
“经过一定的培训后,智商够的孩子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待在机构里是没有价值的。”王校长说。她提到,有一个孩子在她的培训学校里一直呆了6年,如今已经9岁了,但是家长无奈地表示,小学不接收这样的孩子,孩子又需要受教育的场所,如果不在这,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把孩子送到哪里去上学。
孤独症教师资源匮乏
王校长还提到:“目前孤独症教育的教师资源十分匮乏,全长春市只有100人左右。”他们学校的教师来源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特教学校,另一个是长春大学。王校长说,目前,正规学校的教学课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到孤独症教育的内容,他们学校引进的老师都需要进行二次培训。
成人职业教育何时能开辟
每一个孩子都会长大,每一位家长都有离开人世的一天。父母在的时候,孤独症患者可以获得家庭的养护,但是当父母离开这个世界时,他们又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一直痛苦地折磨着孤独症患儿的家长,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学会生存的能力,但孩子16岁之后,国家是否应该为这个群体提供必要的职业教育?
竟一妈妈说,多数孤独症孩子的智商有缺陷,但是他们具有很强的机械记忆力,对于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他们还是能够胜任的。王校长表示,在这方面日本成人自闭症养护机构“榉之乡”做得比较成功,在那里的福利工厂内,孤独症患者从事着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得到工资,足可以满足他们生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