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自闭症患儿 资助孤女两年多
弟弟栋栋亲吻王欣
若非看到本报的报道,16岁的王欣(化名)怎么也没有想到资助了她2年多的叔叔,家中还有一个自闭症的儿子。因为这个恩人叔叔,始终是微笑着的。
昨日,王欣向学校请了假,用省吃俭用的生活费买了一只大布偶熊,赶到了黄继明的家中,送给了恩人的儿子栋栋。
王欣曾是个弃婴,一位拾荒的婆婆捡了她,将她养大,供她上学。然而婆婆每月捡垃圾才100多元,祖孙俩过得很艰难。
2008年,本报记者曾对她们进行报道,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王欣因没有出生证明,上户口成了难题。当时,“笑脸哥”黄继明和一名姓叶的民警看到本报报道后,积极向上级请示,终于把王欣的户口办了下来。
办理过程中,总是乐呵呵的黄叔叔让从小缺爱的王欣倍感温暖。一放假,王欣就跑到派出所户籍室里,和黄继明说会儿心里话。
“看到叔叔的报道,我有点内疚,他总是关心我,而我却没有关心过他。”王欣说,自从2009年自己上职校后,黄继明就经常资助她。上月,他还花500元给王欣买了双过冬的鞋子。
说着这话,王欣两股眼泪涌了出来。她把玩偶大熊抱到栋栋面前,告诉他:“弟弟,这是姐姐送你的礼物,以后它会陪你睡觉、陪你说话。”栋栋高兴地亲了亲王欣的脸颊。
为何黄继明从没对王欣提起过家中的难事?“因为人生要有快乐的心态,我不想让她怨天怨地。”他说。
王欣说,被父母抛弃,自己曾经非常怨恨。但恩人黄继明给她树立了好的榜样:笑对生活,让周围的人感觉温暖。
传递笑脸 温暖你我
昨日下午,腾讯微博就“笑脸哥”辟出专栏,并在网上发起“传递笑脸温暖你我”活动,5个小时内,就有12万余名网友参与。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湖北省消防总队、武汉市公安交管局等政府官方微博纷纷转载,传递着“笑脸”。网友“黄娟”评论道:我见过他接待办事群众,轻言细语,幽默,而且微笑服务,这样的草根警察为什么现在才关注。网友“临风听暮蝉”说:我曾在他手上办过户口,服务态度确实很好,人比较和蔼,在公务员中真是难得一见的风景啊。
常年坚持热情为民服务实属不易
前晚,武汉市委常委、公安局长赵飞,看到本报关于黄继明的报道。他一下就认出这是1个月前暗访遇见的民警,他当即提笔批示:创先争优活动关键在窗口,常年坚持热情为民服务实属不易,应大力提倡!
上月18日,赵飞就曾提出,窗口服务作为武汉公安形象的代表,在态度和服务水平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他要求,各警种、各服务窗口要坚持执法为民,真情为民办事,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热评:呼唤更多的窗口笑脸
评论员 肖杨
家有自闭症儿子,却6年坚守户籍窗口笑脸迎人,“笑脸哥”户籍警察黄继明受网友热捧。
小窗口展示大形象。户籍窗口,是警民之间理解、信任、联系的纽带;户籍警黄继明,举手投足间的“笑脸”,铸就的是警察形象,更让政府的窗口闪亮起来。
窗口亮,源于内心亮。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群众对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不满意,外在表现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内在原因是一些坐守窗口者以“当家人”、“管事人”自居,总以为别人在“求”自己,把职责当权力,把服务当恩惠。“笑脸哥”的可贵在于,他6年如一日保持微笑,他是带着真挚感情为百姓办事。
各行各业都提倡微笑服务,甚至为此专门举办“微笑培训班”,让微笑变得训练有素。与此同时,也能听到一些抱怨,说长期绷着脸,保持职业性微笑,实在太压抑——对此,有心理学家称之为“微笑抑郁症”。
人都有喜怒哀乐,何况家有自闭症儿子,那么黄继明为何能坚持笑脸待人?答案是,“笑脸哥”的微笑,发自肺腑。面对命运的折腾,“笑脸哥”给自己一个笑脸,征途茫茫亦勇敢面对,这是一种生命的豁达与韧劲;面对需要帮助的群众,他乐于服务不吝付出,同样报之以笑脸,这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当他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工作,微笑自然发自内心,生命更在工作中升华!这一点,难能可贵。
我们期待,每一个政务窗口都是一张笑脸,我们更期待,政务服务能换来群众更多满意的“笑脸”,无论是从优化流程,缩减办事时限入手,还是引入服务对象考评机制,只有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和“笑脸哥”一样,用微笑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微笑服务”才能真正在我们的城市中叫响,千千万万个服务窗口才能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