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拥抱“冬日暖阳”
周妮认真地和老师一起表演舞蹈
家长们给孩子试穿新校服。
“孩子,我怎能舍弃你,就是砸锅卖铁,上街讨饭,我也要让你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一些。”12月16日,在银川市景墨家园内的孤独症儿童学校——银川爱心园里,一位家长含着泪对孩子说,也让很多家长动容流泪。
当日,银川爱心互助会托起的“冬日暖阳”照进了爱心园。在一阵阵欢快的音乐声中,爱心园的孩子们迎来了互助会的阿姨叔叔们,他们带来了13套新校服,以及精彩的节目和温暖的拥抱。
而孩子们回馈阿姨叔叔们的礼物,是正常人看起来再简单不过,但孤独症儿童做起来却非常不易的舞蹈《小鸭子》,“小手背背后,小脚伸出来……”一个名叫周妮(化名)的小女孩,被老师点名后跟随老师认真地舞起来。周妮有些拘谨,动作有些僵硬,她的眼睛不时盯着坐在对面的母亲,而她的母亲一次次背过身去擦拭泪水,旁边一位家长更是哽咽不已,连站在门口的校长陆菊梅也潸然泪下……
在不到40分钟的互动表演中,孩子们会突然失控,挣脱父母的怀抱跳起来,或在主席台前转圈,或对着来宾大喊,但在家长和爱心园的老师看来,他们能跟老师击掌,能迸出一句“大家好”,能跟随老师的指令做动作,已经是非常令人惊喜的进步,这说明他们已逐渐开始和外界进行语言和精神交流,逐渐改善自闭的症状,这种进步怎能不让家长和在场观众动容?在现场,一位家长和爱心人士张浩向爱心园各捐了500元,某企业老总捐了300元,兴庆区民政局捐了2000元……
目前,全国每出生1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患有孤独症,我区约有2300名孤独症患者,除自治区残联和银川市残联康复中心收治的一部分外,还有几十名患者被包括银川市爱心园的两家民办孤独症学校收治,银川爱心园的十几名患者中,最大的9岁,最小的3岁,有些甚至有严重的自残行为。据了解,银川爱心园现在主要对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性康复训练,提高这些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认知思维能力、语言理解,以及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孤独症儿童不良行为的发生。(记者周丽芳文/图)
-名词解释
孤独症,是一种长期自闭、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的奇怪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一般在3岁前就会产生症状,并会造成终身影响,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发病率却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