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镜头记录自闭症群体
昨天是“世界自闭症日”,从3年前,参加朋友聚会偶尔结识自闭症患儿家属,到三年间的不离不弃,用镜头忠实还原这批人的生活状态,上海摄影爱好者郑敏将镜头对准了这些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患者,用心拍摄了数万张纪实照片,并在博客上发表了62篇摄影博客,呼吁大家关爱这一特殊的群体。
三年来,镜头记录自闭症群体
前晚,市慈善基金会、上海曹鹏音乐中心主办的“爱在城市”——关爱自闭症患者的3分钟“音乐快闪”活动在恒隆广场举行。在人群中,有一个人对准画面摁了快门,他不是摄影记者,也不是工作人员,他叫郑敏,是一位特殊的志愿者。
三年前,因为参加一个朋友的私人聚会,让郑敏走近了这些自闭症患者。看到孩子们与家长毫无互动,仿佛禁锢在自己的天地里,伴随着家长们无奈的眼神,郑敏被深深震撼了。虽然没有体验过这种苦难,自己的孩子也已大学毕业,但郑敏对这些家长内心的痛苦感同身受。
这些年来,没有丝毫报酬,也没有任何承诺,他利用双休日默默地跟着这些孩子们的家长走遍了各种场合,也亲眼目睹了这些看似面容姣好、与常人无异的“天使们”病发时那一幕幕不为人知的瞬间。
62篇博客,让更多人关注理解
从上万张照片中精选出一张张经典照片,他精心制作了62篇摄影博客,翻开“敏觉摄影博客”上的照片,郑敏指着一张合影,“你看,这张照片里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对着镜头看的,他们东张西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另一张照片是一张演出照,演出进行了一半,乐手们却各自走开。还有一张照片是一个自闭症女孩天真烂漫的笑容,但在接下来的照片中,场面有些触目惊心:她拼命地用手打自己的头,甚至想要吃了自己的手。这种自残行为在患者中十分常见。
“这些患者的家长就好比在打一场明知败局的比赛,但他们不能叫停比赛。其他的孩子家长投入精力就会看到效果,但这些家长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有的家长使劲了各种办法,但就像搭积木一样,垒到一定高度后,啪地回到原地。”郑敏感叹说。
在这些家长中,晶晶算是一个开明的妈妈,她的孩子如今7周岁了,每天到家儿子都会强迫性地将底楼商铺的天窗打开又关上,在音乐会中,儿子会控制不住地狂笑,她不得不带着他离场。为了儿子她费尽了心力。但晶晶妈妈乐观地表示,即使生育了一个健全的孩子,也会有无尽的烦恼,“普通的孩子也会碰到成长的挫折,包括找工作、交友等等问题。”
但郑敏透露说,像晶晶这样乐观的家属很少见,很多家长非常抑郁。“我的目的很简单,是想通过摄影博文的形式,将自闭症这种病具象化,让大家能关注、理解、帮助这些‘星星的孩子’和他们的家人。我会一直将这件事做下去。”
蓝丝带在行动
呼吁市民共同关心这一群体
昨天,由上海爱好儿童康复培训中心发起的主题为“爱·让星空蓝起来”世界自闭症日大型公益倡导蓝色行动启动仪式在东方明珠塔举行。
据介绍,今年的该大型公益行动包括“蓝丝带——爱的传递”活动,通过发放蓝丝带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自闭症,市民可将蓝丝带戴在手腕上、绑在自家汽车或房门和窗户上;“蓝舞台——爱的梦想”活动是在东方明珠广场舞台上,由一批自闭症儿童表演他们各自所擅长的节目,让他们尽情展现自己的梦想,这台公益广场宣传活动由上汽集团团委,新娱乐传媒有限公司,上海爱好儿童康复培训中心和安吉汽车生活及东方明珠(集团)团委共同主办;而“蓝星球——爱的星空”活动则是在昨晚用蓝色的灯光将东方明珠彻底点亮,突出“爱·让星空蓝起来”的活动主题。相关活动都是为了呼吁市民提升对自闭症的认知,实现自闭症患者与普通人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与关心。
涂鸦墙让自闭症患儿挥洒创意
昨天上午10点,淮海公园的露天广场里人头攒动,共青团黄浦区委在此举办关爱自闭症患儿的主题活动,志愿者们向路人分发着象征关爱的蓝丝带,呼吁公众对自闭症患儿的关注。很快,音乐声起,身着蓝色衣服的志愿者们走到中央手舞足蹈,瞬间又消失在人群中,用一场“快闪”表达对“星星的孩子”的爱。
活动现场还有心愿涂鸦墙,供自闭症患儿在墙上挥洒创意,展示内心的想法。记者注意到,多家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摊位前都不时有家长前来咨询,询问当下对自闭症患儿的治疗手段和突破,而一些此前并不知道“自闭症”究竟意味着什么的路人也纷纷驻足,愿意响应关爱自闭症患儿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