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结缘孤独症儿童
“在没有接触这个专业之前,‘社工’这个词对我来说,仅仅是一个职业的代号而已。但现在,我深信,它是一种信仰。”孙茜,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个接受了社会工作教育和专业训练将近6年的女生这样说道。
6年来,孙茜与社会工作专业一起经历了许多,尤其是非常骄傲和兴奋地看到这个专业得到了壮大和发展。据孙茜介绍,早在1987年,民政部就和北京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决定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标志着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内地开始恢复,社会工作专业化教育和本土化研究的序幕缓缓拉开。
2006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孙茜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加入到这一充满热情和活力的新生队伍中。随着2008年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在全国各地举行,社会工作职业化迈向新阶段,孙茜也在2010年如愿获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的职业认证资格。她回忆:“当时拿着那本资格证,就觉得自己有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就觉得和同仁们一起,迎来了社工的春天!”
2009年,根据国家政策,包括南开大学在内的33所高校获准成为首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试点单位。此时,临近本科毕业的孙茜又果断地选择了继续深造,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并于次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成为第一批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中的一分子。
“两年来,所有的领导和老师都对我们倾注了很多心血,从理论培养到实务训练,他们都仔细研究,严格把关,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我们提供最好的资源。”孙茜对这份学业倍感珍惜,尤其是学以致用,在实践中细细体会“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专业价值观的内涵。
2011年冬天,她接触到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孤独症儿童。那是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与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的合作项目,旨在了解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和家庭教育情况。“通过项目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和使命。”孙茜回忆起来,情绪仍然激动:“当我们快结束调研的时候,有几位家长紧紧抓住我们的手说‘谢谢你们肯来!知道你们来,我们非常开心,就像生活在阴影里的人,好不容易看见了阳光。看见你们,我们就知道我们有人管了,孩子有人管了。’”
被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感让孙茜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工作当中。她说:“每一个项目,每一次调研,每一个活动,我们都能接触到不同的群体。尤其是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都能深刻感受到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作用。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的所作所为能够真正的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我们深感欣慰。”
如今,硕士即将毕业,孙茜希望能够继续活跃在社会工作战线上,打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每一个社会工作者,都是有激情、有梦想的人。相聚在一起,是熊熊的烈火;散开来,是满天的星光。我希望将我的生命燃烧,用我最大的热情去帮扶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