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信托接触“老养残”家庭的后顾之忧
昨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根据纲要,广州将试行开展家庭财产信托服务,解除“老养残”家庭后顾之忧。
今年投1000万资助民办服务机构
根据纲要,市残联理事长梁左宜称,将试行开展家庭财产信托服务,解除“老养残”家庭后顾之忧。
“我们要解决‘老养残’的问题,残疾人儿童在父母在世时可以照顾,父母去世后将由有公信力的机构管理财产,继续照顾残疾的小孩或亲人。”梁左宜介绍,广州在“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农村特殊家庭托养学校,预备300个床位安排有需要的人作为财产信托对象。
另外,广州制定《广州市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资助试行办法》,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或其他社会力量组建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政府以购买服务形式按一定标准给予运营的资助。“今年广州起码会拿出1000万资金资助民办服务机构的成立。”梁左宜介绍,残联将根据不同类型的托养服务,给予不同标准的资助。
残联希望康纳学校迁址
据了解,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益性残疾人服务体系,残联在“十二五”期间将完成康复实验学校迁建工程、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新建工程、康宁果园场等3个工程,启动康复中心改造工程。
梁左宜称,纲要的实施与以往不同,并非像以往或其他城市按资金和指标的形式进行家居无障碍改造,而是按有需求就改造的原则,全面完成家居无障碍改造任务,让残疾人家庭得到实惠。据了解,残联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
梁左宜也提到了街坊所关心的康纳学校。康纳学校是内地首家公立的孤独症学校,一方面学位资源有限,无法满足需求,另一方面距离市区太远,家长接送困难。梁左宜称,残联也希望康纳学校能够迁址。“万庆良书记非常重视,选址要符合这个学校发展的需要。”
拓展阅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自闭症(孤独症)的表现症状为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迄今为止,自闭症(孤独症)查不出病因,无法预防,也没有理想的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矫正训练。2-7岁是训练的最佳时期。攻克自闭症(孤独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从2008年起,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自闭症意识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孤独症)的认识和关注。
自闭症治疗(孤独症治疗)目前只能依靠去自闭症训练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只有通过不断进行干预训练,才能使孩子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且自闭症(孤独症)是伴随终身的,目前自闭症的原因并没有找到,所以暂时是无法完全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