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 家长现实中的疑惑
一个自闭症孩子在教室上课
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学校对自闭症等特殊学生(即:除了视障、听障和肢体障碍等存在明显残障的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都都有特殊的儿童,远远超过了等级随班就读的人数,很多家长心存顾虑,不愿让自己的孩子随班就读。特别是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遇冷,家长有很多疑惑。
典型案例:
彤彤是一个典型的自闭症孩子。依照规定,彤彤是要办理随班就读手续,建立个人档案的。但因为不想被贴上“特殊儿童”的标签,彤彤家长对随班就读这一举措是抵触的。
刚上学时,彤彤遇到难过的事情不是哭就是拿扫把不停地打教室后面的书包柜。“一年冬天,因为不能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焦虑的彤彤竟然将教室旁边的消防栓玻璃一拳打碎。”班主任石老师回忆道:“幸亏当时衣服穿得比较多,人没事。”不过,看到碎了一地的玻璃片,彤彤一下子害怕地哭了起来。
石老师不说话,更没去安慰她,而是默默地将地上的玻璃片清理干净。“我其实看着这个自闭症孩子还是挺心疼的,但是我必须要让她知道她错了,如果她不懂得一些生存的规则,以后她会遇到更加危险的事情。”也许从来没有看到石老师如此的“冷酷”,彤彤边哭边说“对不起”,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进步。
家长顾虑:
说自己的孩子患自闭症,彤彤的妈妈是非常不愿意的。她没有办理随班就读的手续,因为她觉得彤彤总有一天会恢复的,如果登记了随班就读,就等于给孩子一辈子都下了定义了。“她只是成熟得比别的小孩子晚一点。而且她现在恢复得越来越好了,偶尔还会带好朋友到家里来玩。这次母亲节,彤彤7点钟就起床了,默默等着花店开门,9点钟悄悄跑出去给我买了鲜花。这都是老师和同学影响她的。”从幼儿园开始,彤彤妈妈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一直在家陪着,还去了自闭症康复机构给彤彤做语言、肢体等等各方面的训练。
因为登记随班就读,自闭症孩子的成绩是不计入班级平均分的,因此也有一些家长会觉得登记以后是不是就意味着班主任可以不管孩子了?
老师意见:
事实上,登记随班就读的特殊孩子,班主任给的关注反而会更多,学校会针对特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状设计专门的教育方案,使他可以得到更多的个别指导和训练(不收取任何费用)。
至于孩子是否会被“歧视”的问题,一些老师表示,登记随班就读肯定是将正面效应最大化,而将负面的效应,也就是自闭症等特殊孩子的家长们担心的贴标签的问题最弱化,特殊孩子的个人档案都只有班主任、特殊教育专业指导老师等相关负责人经手。目前随班就读的自闭症等特殊孩子在班上的融合度很高,因此家长不用过分担心,做到与老师的及时沟通才更加有利于孩子成长。
现实情况:
据了解,杭州市目前在331所普通中小学内,登记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有近2000人,但目前学校里存在自闭症等孩子却远远超出这个数字。上城区对此经过一次普查:全区有特殊需求学生大约400余人,但实际登记在册是随班就读学生却只有62人,自闭症等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道路还很艰辛,路子还很长,需要家长解放思想,不要让随班就读仅成为美好的理想,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的明天需要大家共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