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在一声“谢谢”中流淌
2013年2月17日据 记者了解,有一个孤独症孩子,天生无法沟通、无法表达,如果不参加康复训练,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看着妈妈的眼睛喊出“妈妈”两个字,他叫壮壮(化名)”。
为了能让壮壮像普通孩子一样成长、生活,壮壮妈妈带着他到处做康复训练。为此,壮壮的爸爸每月送快递挣的钱,一大半花在了康复费用上。
此事一经媒体的报道,在过去的一周时间内,壮壮和其他孤独症孩子的故事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快壮壮的手术费筹到了,也有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希望当志愿者,教孤独症孩子唱歌、画画。
他真的看着我们,奇迹般说了声“谢谢”
前天来自一家保健品公司的楼双健先生给@浙江微博医生的留言,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壮壮,请让我们来帮助你,我们会给你解决手术费用,一定要让你健壮地活下去!
等记者设法联系上楼先生时,楼先生说,他已经与妻子一起去浙医儿院病房,看望过壮壮了。“你们报纸上说壮壮不太会与人用眼神交流,但我们送给他压岁钱时,真的看到他看我们了,还很清楚地说谢谢呢!在一旁的医生和他妈妈都说奇了。”
语言中听得出楼先生有些“受宠若惊”,他还告诉记者:“我孩子小时候也跟壮壮一样,虎头虎脑的,特别爱动爱玩。”曾经当过兵的楼先生,现在是康宝莱(中国)保健品公司的员工,也是公司爱心志愿者团队的积极分子,他表示会动员公司的其他员工,一起来帮助像壮壮一样的孤独症孩子。
记者来到病房时, 壮壮刚做完手术,精神还挺好的,坐在病床上,比平常安静了不少。壮妈说,楼先生来看望壮壮时,她让孩子说“谢谢叔叔阿姨”,壮壮跟读得很好,而且的确是抬头对着楼先生说的。做到这一点,对壮壮来说,很不容易。“壮壮今年进步很大,我真的很高兴,现在他手术也做好了,谢谢你们分担我的忧愁……”
壮妈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他们全家打算留在杭州,因为杭州到河南的火车得坐十多个小时,怕孩子身体吃不消;在这里过年,年后壮壮就能尽早去参加康复训练。
做音乐的母女,想去教孩子唱歌
家住杭州严家弄附近的曹阿姨,前天特地送来500块钱,委托记者交给壮妈。
曹阿姨说,自己退休,一个人住,腿脚不方便平常很少出门,但是给孩子手术的钱,要赶紧送来。“我每天都看报纸。医院里生病的人很多,对有些人来说,这些钱不算什么,但孩子不该遭这些罪,我的钱虽然不多,能帮一点是一点。”
年轻时一直想当老师的倪阿姨也给本报打来电话,说想和女儿一起去当志愿者。倪阿姨说,女儿现在在杭师大音乐学院读一年级,得过很多奖,还评上过十佳少年,是个很有耐心的姑娘。“我自己也很喜欢孩子,给孩子们一个拥抱、一个微笑,我们大人也常常从孩子身上得到力量。”倪阿姨说,她愿意长期无偿地教孤独症孩子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