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需要特殊的政策关爱
3月2日展览开幕当天,主办方还邀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相关专家和特殊教育一线的实践者就特殊儿童如何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座谈交流、建言献策。与会嘉宾形成这样的共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学校教育要为融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支持条件,而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融合,不仅仅是教育界系统的事情,还应该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政府要负责任,要把对特殊儿童教育的立法摆在重点。社会各方力量要接纳、尊重、关爱特殊儿童。做好这项工作我想总结为三句话:以爱润其心、以德导其行、以技增其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国家教委原副主任、原国家总督学顾问 柳斌
对特殊教育的老师要提高他们的待遇,这些老师不只是教育一线上的老师,还包括从事特殊儿童身体康复、心理指导的老师。
――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教育部原副部长 赵沁平
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法律保护社会各界在行动中要形成社会共识。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方面,学校、家庭、社会都能够融合进来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很不容易,因此需要首先立法,多方面共同努力把这个事情推进。
――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 江绍高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确实需要有一部法律来保障。融合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的融合,三者不可分离,缺一不可,这对特殊儿童是很重要的一点。
――全国“爱耳日”的提出和推动者,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万选蓉
对特殊儿童的爱第一需要国家推动,第二需要大量的专业工作者。每一个公民要有爱的意识,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生活。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第九届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醉
关爱特殊儿童,首先要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有受教育、参加工作、融入社会的权利,因为特殊儿童和健全孩子一样也是祖国的花朵和天使。
――北京大学教授、第九届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晓秋
如果特殊教育立法程序上有一些难度的话,希望国家能尽快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目前的条例是1994年制定的,已经不能指导当前的具体工作。
――广东省残联理事长 宋卓平
我们推行融合教育尽量要避免走人家走过的弯路。英国曾一度取消特殊教育学校,完全搞融合教育,但是现在英国又重新建立起特殊教育的学校,专门招收特殊教育的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是搞独立的特殊学校还是开展融合教育要看孩子的情况,我看都需要。
――广州市残联理事长 梁左宜
目前我国特殊儿童受教育水平并不高,和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教育法》亟待出台。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发展政策、教师入门准入和资质等问题都需要有法律的保障。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教授肖非
希望通过举办这一展览,给社会更多的呼吁,使大家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给孩子更好的服务,给他们规划更好的未来。
――广州市少年宫常务副主任 关小蕾
目前成年心智障碍人士就业率只有2%。作为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我非常希望政府能够关注成年心智障碍人士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未来就业问题。很多心智障碍孩子的家长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自己能活到一百岁,就是因为他们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有忧虑。
――特殊儿童家长 戴榕
过去我们特别强调整个随班就读支持系统的建设,但是很少有人关注随班就读教师的需要。未来我们在推进特殊孩子的融合教育时,要重视随班就读教师本身素养的提升以及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需求和要获取的专业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雁
如何使现有的特殊学校进一步在数量上扩展,同时在质量上得到更大的提高,在随班就读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和作用,这是我们在以后发展融合教育中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