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政策法规

特殊儿童需要特殊的政策关爱

作者:嫣墨 更新时间:2013-03-11 点击数: 百度一下

  3月2日展览开幕当天,主办方还邀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相关专家和特殊教育一线的实践者就特殊儿童如何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座谈交流、建言献策。与会嘉宾形成这样的共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学校教育要为融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支持条件,而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融合,不仅仅是教育界系统的事情,还应该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政府要负责任,要把对特殊儿童教育的立法摆在重点。社会各方力量要接纳、尊重、关爱特殊儿童。做好这项工作我想总结为三句话:以爱润其心、以德导其行、以技增其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国家教委原副主任、原国家总督学顾问 柳斌

  对特殊教育的老师要提高他们的待遇,这些老师不只是教育一线上的老师,还包括从事特殊儿童身体康复、心理指导的老师。

  ――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教育部原副部长 赵沁平

  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法律保护社会各界在行动中要形成社会共识。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方面,学校、家庭、社会都能够融合进来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很不容易,因此需要首先立法,多方面共同努力把这个事情推进。

  ――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 江绍高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确实需要有一部法律来保障。融合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的融合,三者不可分离,缺一不可,这对特殊儿童是很重要的一点。

  ――全国“爱耳日”的提出和推动者,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万选蓉

  对特殊儿童的爱第一需要国家推动,第二需要大量的专业工作者。每一个公民要有爱的意识,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生活。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第九届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醉

  关爱特殊儿童,首先要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有受教育、参加工作、融入社会的权利,因为特殊儿童和健全孩子一样也是祖国的花朵和天使。

  ――北京大学教授、第九届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晓秋

  如果特殊教育立法程序上有一些难度的话,希望国家能尽快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目前的条例是1994年制定的,已经不能指导当前的具体工作。

  ――广东省残联理事长 宋卓平

  我们推行融合教育尽量要避免走人家走过的弯路。英国曾一度取消特殊教育学校,完全搞融合教育,但是现在英国又重新建立起特殊教育的学校,专门招收特殊教育的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是搞独立的特殊学校还是开展融合教育要看孩子的情况,我看都需要。

  ――广州市残联理事长 梁左宜

  目前我国特殊儿童受教育水平并不高,和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教育法》亟待出台。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发展政策、教师入门准入和资质等问题都需要有法律的保障。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教授肖非

  希望通过举办这一展览,给社会更多的呼吁,使大家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给孩子更好的服务,给他们规划更好的未来。

  ――广州市少年宫常务副主任 关小蕾

  目前成年心智障碍人士就业率只有2%。作为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我非常希望政府能够关注成年心智障碍人士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未来就业问题。很多心智障碍孩子的家长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自己能活到一百岁,就是因为他们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有忧虑。

  ――特殊儿童家长 戴榕

  过去我们特别强调整个随班就读支持系统的建设,但是很少有人关注随班就读教师的需要。未来我们在推进特殊孩子的融合教育时,要重视随班就读教师本身素养的提升以及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需求和要获取的专业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雁

  如何使现有的特殊学校进一步在数量上扩展,同时在质量上得到更大的提高,在随班就读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和作用,这是我们在以后发展融合教育中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猛

加入收藏
Tag: 特殊教育 特殊儿童 政策法规
上一篇:每一个中国孩子的未来梦想
下一篇:残疾人教育全覆盖有望实现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沪将研究自闭症儿童政策 借鉴海外模式
  • 保障残疾人权益,从8方面开展工作
  • 热点!自闭症康复行业现状令人担忧
  • 困难孤独症母亲获得长期救助
  • 教育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 政府出资补助 智障人士“怡智家园”中康复
  • 金水区民政局关于提供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线索的公告
  • 儿童孤独症救助首次列入民生计划
  • 为何自闭症家长不愿领取康复救助金
  • 广州关于建立随班就读支持资源中心试点的建议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