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人士助4岁自闭儿勇敢走下去
为了给4岁的自闭症儿子小海(化名)看病,妈妈常年奔波在外地希望能够为儿子寻找一个好的治疗方法。丈夫一个人也就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起早贪黑在外装卸鱼粉,为的就是能够维持这个拮据的家。她还有一个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9岁女儿,品学兼优,每天都是一边温习功课一边做家务活,别的孩子在快乐的游戏时,她只能远远的望着……
2013年10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市区戚家夼的一家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听小海的妈妈女士花讲述他们一家用乐观面对不幸的感人事迹,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这一家人的浓浓关爱。
厄运来袭
2009年,儿子小海出生了,像所有家庭一样,全家人对小海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小海到一岁多的时候就表现得跟别的孩子不同。“不管跟他说什么,他都听不懂,只会跟着电视自言自语地说广告。”刘女士说,她和丈夫一直都互相安慰,觉得自家孩子只是发育有些迟缓,不会有什么大碍。然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小海2岁多。“前年夏天带他到医院做检查。听到儿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的时候,我几乎快崩溃了。”刘女士说,拿到那纸诊断报告,她哭了很久很久,真的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了。
据刘女士说,诊断结果出来后,她和丈夫心里还有一丝侥幸心理,想再给孩子一点时间。这样在家待了一年,小海的状况没有任何好转。之后,刘女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孩子的病不能再拖了,于是2012年底,刘女士带着小海来到威海,进行康复训练。
勇敢面对
面对突来的遭遇,刘女士一家没有选择逃避。丈夫今年41岁,到威海后一直做装卸工,没有一天歇息过。儿子确诊后,他更加卖力工作。对于听话而又懂事的女儿,刘女士更是满腹愧疚。她说,女儿现在读小学三年级了,每天早晨吃饭之后,自己去上学,晚上要自己在家写作业,还做饭等着爸爸回家一起吃。刘女士说,听到女儿在学校体检时查出血压低的消息,心疼的泪水再也无法控制了……
据康复中心的老师介绍,小海的病不是很严重,而且他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方面表现出了先天优势。“有不少游戏他都能玩通关,一看到电脑他就高兴”,孩子的智商等方面都还算正常,只是目前还离不开人,不能独立生活,经过康复训练后,有可能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普通教育。
爱满人间
据刘女士介绍,他们一家正在感受着来自社会的浓浓关爱。“全家人已有6年多没有买衣服了,我穿的都是自闭症康复中心的老师送给我的,小海的衣服也是这里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带过来的,学校也给我们每个月的学费减了300块钱。”提起这些,刘女士说,她很感激大家对他们一家的帮助。听说有一位爱心人士愿意为女儿小莹提供帮助,刘女士很是高兴。她表示,他们一家人一定会勇敢的走下,坚持给小海做训练,希望有一天小海能够康复,能够独立生活,不忘帮助过他的每一位好心人。希望莹莹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有一个好的发展,能够照顾弟弟,陪弟弟一起回报这些爱心人士,回报这个温暖的社会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