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孤独症或将被列入新生儿筛查范围
导读:来自新晚报的消息称,近日,黑龙江省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从不同角度来最大化的关注孤独症儿童,为孤独症的预防及早期干预做好准备工作。
除了鼓励普通幼儿园和中小学招收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接受融合教育之外,还计划在相关高校内增设孤独症儿童特训专业,培养师资。同时,还计划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孤独症的预防和医疗保障制度,将孤独症纳入新生儿筛查范围,依托各级妇幼保健和医疗机构进行早期干预,包括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筛查中可以认定的新生儿进行跟踪随访,帮助其在最佳康复期内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减轻或减少残疾的发生。
孤独症是一种存在于儿童中间的广泛性发育类疾病,被纳为精神残疾的一种,患儿往往在语言交流方面、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障碍,同时还伴有兴趣狭窄、行为刻板等表现,大部分患儿终生无法治愈,目前只能依靠较为专业的康复训练来改善患儿的状况。
遗憾的是,这种特殊的病症在目前还没有被攻破,人们无法了解导致孤独症的原因,这就为治疗和干预带来很大的困难,黑龙江省拟定将孤独症作为新生儿筛查范围,对于孤独症的预防、早期发现、早起干预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对筛查中疑似的新生儿进行跟踪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孤独症的苗头,及时干预,把握住患儿最佳的康复时期,将对孩子和家庭的伤害降到最低。
事实上,随着孤独症患儿数量的迅速增加,近些年来不同地区对孤独症也都采取了不同的关注政策与保障措施,郑州市自去年实施“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政策之后,今年又重新强调该项政策,指出要将孤独症孩子的上学难问题落到实处,最大程度的促进孤独症患儿的融合教育。
孤独症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家庭面临着经济压力大、精神压力大等多种问题,有些家庭甚至因为承受不了沉重的压力而选择走上极端,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孤独症康复费用相对较高,机构运作成本也相对较大,如果单凭机构和家庭之间互为协调,很难满足患儿的康复训练需求,这无疑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保障,才能最有效的促进孤独症孩子的康复与发展。
结语:孤独症的孩子是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活在自己的 世界里,需要社会的关爱与支持,愿每一个人都能伸出温暖的手来帮助这些可爱的天使,也希望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政策能越来越好,给他们一个最强大的后盾。
温馨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道道阁儿童之家官方微信将有机会获得张桂娥教授亲笔签名的自然训练宝典一套,赶快行动吧!